

粵港澳三地代表熱議新質生產力 新業態加速“駛向”全球
人形機器人,可穿戴外骨骼……全國兩會上,一系列廣東制造的“黑科技”產品驚艷亮相,“圈粉”無數。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速壯大,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
匯聚全球頂尖科技、教育資源的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在“未來賽道”上保持領先?三地如何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加快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如何賦能各行各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中,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正為各行各業發展賦能。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認為,造車行業的新質生產力,主要體現在與核心技術相關聯的新變化、新業態對整個產業帶來的推動力,比如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趨勢?!靶碌目萍紕撔鲁晒麨檫@些趨勢的演進和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p>
他舉例道,無人駕駛技術出現可以極大地解放勞動力并提升效率,也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隨著這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落地,將為社會進步提供巨大的推動力,因此可以視為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政府創科創投基金咨詢委員會主席陳曉峰談到了最近爆火的電影《哪吒2》。“設想一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觀眾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劇情走向,并自動生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那會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也必將創造巨大增長點?!彼J為,無論是在廣東還是香港,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技術的發展能夠和傳統制造業、服務業等結合,推動后者轉型升級,從而催生新質生產力?!拔覀儾粌H要彎道超車,更要在新賽道制勝。”陳曉峰說。
全國人大代表、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也持有相似觀點。他留意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政府部門已經用上人工智能技術為市民提供便捷服務,未來還將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和更大發揮空間。他建議,可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落地,把橫琴打造為粵港澳大灣區里的智慧城市示范點之一。
三地培育新質生產力有何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廣東、香港、澳門各具哪些優勢?
馮興亞指出,廣東的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的終端整機制造等方面是全國領先的?!叭绻麖V東能夠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鞏固已有的發展優勢,在產業鏈建設上集中發力補足弱項,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肯定是潛力無限、大有可為?!?/p>
去年12月,香港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算力總容量將在今年逐步提升至3000PFLOPS的水平,以應對科技界對算力的迫切需求。
陳曉峰認為,超算中心作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能夠為大灣區內的大量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賦能助力?!暗K于算力成本,過去有很多企業未必敢想、敢投資去做的事,現在可以做到了。”
全國人大代表、中手游聯合創始人冼漢迪說,人工智能是粵港兩地共同關注的前沿領域,建議設立國際人工智能評測認證中心,對AI模型等開展權威評測,推動中國技術標準與國際接軌。同時,開展開源技術培訓與國際合作項目,促進全球青年工程師的合作交流。
施家倫指出,澳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助力企業“走出去”、鏈接全球資源上具有獨特優勢。他認為,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壯大上,澳門可以充分發揮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精準聯系人”的作用,幫助更多灣區企業走出去并進一步打開歐盟等海外市場。
競速新賽道,三地如何實現共贏?
去年底,廣州兩家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先后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第一股、第二股;同期,廣汽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
無人駕駛、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業如何加快從灣區駛向全球?競速未來產業新賽道,三地如何攜手共贏?
“如果沒有產業基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培育也就無從談起?!瘪T興亞指出,廣東的突出優勢恰恰在于擁有成熟而又龐大的產業基礎。港澳兩地在金融環境、與國際規則對接等方面又具備獨特優勢。錨定“一點兩地”戰略定位,粵港澳三地持續將“制度之異”轉化為“制度之利”,就可以在新質生產力培育中做到優勢互補、三方共贏。
陳曉峰認為,當前是借助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推動經濟發展的絕佳時機;低空經濟等新業態“起飛”,也為三地經濟增長創造了新增長點。
優質數據是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陳曉峰建議,加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推動粵港澳三地之間“數據過河”、數據共享,為粵港澳三地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為此,施家倫建議由教育部牽頭,聯合港澳特區政府編制“內地與港澳教育融合發展五年行動綱要”,明確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制定專項規劃,成立“粵港澳教育合作委員會”,統籌三地資源,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培育更多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陳虹也建議,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設立大學城,支持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在合作區設立研究院或研究所,打造大灣區國際化人才培養高地。
- 粵港澳三地代表委員熱議大灣區發展 “拼船出?!卑l揮優勢共建最好的灣區 2025-03-07
- 廣東委員熱議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以高質量建言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