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代表委員聚焦推進科技與產業創新、民生福祉等話題獻計獻策
懷揣民聲良策,共赴春天之約。連日來,參加全國兩會的廣東代表委員認真履職,帶著深入基層調研的成果與人民群眾的心聲共商國是、共謀發展良策。
“布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探索設立長期護理保險專項基金”“為青少年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代表委員胸懷“國之大者”,心系民生福祉,聚焦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議題,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使命擔當,為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新篇章貢獻力量。
布局建設大灣區未來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p>
全國人大代表、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謝青梅在調研時發現,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農業戰略科技力量分散,缺乏重大科技平臺加持,導致農業發展的潛力未能得到充分釋放。她建議進一步整合用好粵港澳三地的農業科教、產教資源,布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未來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構建科技創新聯動機制,推動粵港澳三地圍繞生物育種、智慧農業、海洋牧場等關鍵領域開展聯合攻關,攜手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產品。
作為一名“90后”的新農人,全國人大代表、肇慶市德慶縣東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陳慧及時捕捉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期待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解決創新鏈條上的堵點卡點,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比如用人工智能技術、算法進行輔助測土配方施肥,就像為人把脈一樣實時地反饋土壤狀況,可以有效地降本增效。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既要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也要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實現規?;?。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豐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盧海襯說,農業配套建設用地及設施的短板是推動農業規?;N和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建議優化保障規?;N農業配套建設用地,加大合作社和規模種植農戶的農機設施扶持,以及重新全面準確做好農田和建設用地規劃。
如何有效規避農業種植風險,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作為一名水產專家,全國人大代表、廣東越群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中心質檢員陳陽建議加快制定水產養殖保險專項法規及操作細則,明確權責邊界,細化行業規范。她還希望將水產養殖保險納入中央政策性農業保險目錄,設立專項資金對基礎險種提供中央財政定向補貼,設立全國性水產養殖再保險基金,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風險共擔”三級保障體系。
想致富,先修路。全國人大代表、云浮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總支部書記李小蘭從基層一線帶來樸實期盼,提出推動羅岑鐵路項目盡快動工建設,將春羅鐵路改建項目納入國家鐵路發展規劃等建議。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和云計算等新一代技術的應用,推動人類進入了數字經濟時代。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桑達無線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軟件測試組技術主管陳淑賢建議,一方面由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等部門聯合出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專項規劃;另一方面,要加速培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形成強大的集聚效應,促進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形成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
在全國人大代表,云浮市科特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云浮市石材行業協會會長陳思揚看來,石材作為云浮的傳統產業,其數字化轉型在當下顯得尤為迫切,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陳思揚認為,要盡快建設覆蓋全產業鏈的數字化平臺,在推進數字信息化建設的同時,逐步搭建云倉、云商城、云設計、云工廠、云服務等應用。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校作為科技、人才、創新的重要聚集地,在推動科技創業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認為,要加大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科技創新的穩定支持,堅持自由探索和有組織科研相統一,增強經費使用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探索優化“長期穩定支持”與“競爭性支持”等多種支持方式良性互動、相互結合補充的制度機制;完善高??蒲衅脚_建設布局與運行支持,鼓勵優勢高校圍繞國家急需空白領域和基礎交叉前沿領域布局培育新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并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建立與運行質量掛鉤的資助體系。此外,他希望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捐贈免稅政策、教育科技人才獎勵補助等相應的配套政策,激發各方活力,有效支持高校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當前,出海是不少中國企業的戰略選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市城區分公司萬山海島支局主管兼營業員謝堅提出,要打造橫琴農貿產品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協調國家相關部委,在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中歐經濟農貿地標商品文化交流合作中心,推動橫琴多領域發展,構建中歐地理標志產品集群、產業鏈集群、縣域集群、龍頭企業集群、綜合服務集群等中歐合作產業生態?!跋M尭鄡炠|農產品走進橫琴、進入港澳、走向全世界,讓港澳居民和世界華僑華人都能品嘗到我國物美價廉、健康綠色的農產品?!?/p>
擦亮生態底色 賦能綠色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作為長期服務佛山制造業的環保工程師,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薈藍天環??萍加邢薰究偨浝碇硖K榮歡倡導推廣“綠島治理模式”,建議通過建設統一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理設施,實現污染物的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和統一管理,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的治污成本,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碳達峰”與“碳中和”是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延銘介紹,由于現階段碳市場交易主體單一等原因,碳市場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控排企業普遍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導致企業自身的經營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徐延銘認為,要加快碳市場行業和主體擴容,進一步豐富碳市場參與主體及產品類型,同時推動碳排放權期貨盡快上市,實現期現貨協同發展,更好通過遠期價格信號引導企業及時調整生產經營安排,在恰當時機進入碳市場買賣配額,以更低成本完成降碳減排,助力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部繼電保護專業工程師任佳炯說,目前已牽頭成立綠色低碳創新工作室,參與企業綠色低碳發展,依托中國大唐超臨界機組體量大、成本領先、高效清潔等優勢,未來將繼續和相關高?!盃渴帧苯⒕o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為行業碳捕集工程項目提供借鑒與技術支持。
守護“一老一小” 改善民生增福祉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關乎民生福祉。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嘉城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期待探索設立長期護理保險專項基金,接受來自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的捐贈,確保專款專用,以有效補充長期護理保險資金。同時,盡快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推廣至全國,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他表示,在制度設計上,可考慮將長期護理險與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有機結合,進一步方便參保人員的參保和待遇享受。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全國人大代表,河源市和平縣瑞豐種養專業合作社水果種植專業戶劉麗萍建議要為青少年提供高質量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孩子們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系統科學開發相對應的情景式、互動式課程,從學校、家庭兩方面共同幫助孩子們及時應對情緒問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良好的情緒環境中茁壯成長。
除了心理健康,青少年的視力健康成為關注點。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市霞湖世家服飾有限公司客服部總監米雪梅建議進一步增加青少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電子設備的使用,并定期為他們進行視力檢查,以減輕近視對兒童青少年健康的長期影響。
對于青少年來說,校園承擔著學習與成長的雙重職能。全國人大代表,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彬把關注點放在了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上,呼吁促進加快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期待實施“高校支持基礎教育計劃”,讓更多大學與基礎教育集團“結對子”,幫助中小學校提升教學質量,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如何讓青少年在文化傳承中增強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全國政協委員、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張志兵認為,需要深化漢字教育,推動中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增設“漢字文化”“書法藝術”相關課程,推廣“漢字書寫日”等實踐主題活動,充分發揮漢字的美育功能。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潮劇院一團團長林燕云表示,將結合青少年特點開發更具趣味性和參與感的項目,讓潮劇的唱腔、戲韻與當代校園文化相融合?!拔覀儾粌H要讓孩子們聽懂潮劇故事,更要讓他們在體驗中理解藝術背后的文化密碼,成為傳統戲曲的‘新生代傳承人’?!?/p>
- 廣東代表委員熱議兩高報告 心懷“國之大者” 回應“民之所盼” 2025-03-10
- 廣東代表團分組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圍繞良法善治、依法履職等建言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