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辦好“家門口”的全運會?粵港澳三地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今年11月,粵港澳三地將聯合承辦十五運會。這是香港和澳門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承辦這一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綜合性運動會。這些“首次”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探索。
全國兩會上,粵港澳三地的代表委員們都表達了對這場體育盛會的期待,也為三地如何共同辦好這場賽事帶來不少創意和建議。他們建議,可以充分發揮大灣區“軟硬聯通”的優勢,把本屆全運會打造為讓世界更好了解灣區、講好灣區故事的窗口,以體育促文旅、促產業、促經濟,讓體育盛會效益最大化。
整合灣區資源打造“好戲連臺”
本月初,香港最大型的體育基建項目啟德體育園舉行開幕典禮。作為全運會香港賽區的主會場,啟德體育園將承辦4個全運會比賽項目。賽事臨近,粵港澳三地做好充分準備共同迎接這場體育盛會。
作為全運會開幕式的主創團隊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表示,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十五運會,既整合了灣區資源也發揮了各地優勢,可以說一定會“好戲連臺”?!敖Y合大灣區各城市的特質,我們期待打造一場更有創意、更有活力,能充分體現體育精神、弘揚時代風貌的賽事。”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澳門體育總會聯合會理事長何敬麟十分關注并投身大灣區體育文化交流事業。他認為,在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以外,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十五運會,本身就是最大的亮點?!盎浉郯拇鬄硡^內地九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都將各自承辦不同賽事?!焙尉戴胝f,他最關注其中的公路自行車比賽?!斑@將是十五運會唯一一個粵港澳三地融合比賽項目,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我想也將會是另一個突出亮點?!?/p>
全國政協委員、高鋒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杰莊長期致力于推動粵港兩地之間的青年交流和科技發展。他更關注在這場面向全球的高水平運動會上,是否用上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體育“黑科技”?!盎浉郯拇鬄硡^的人工智能跟機器人技術已有不小突破,其實在運動比賽里面有很多角色可以使用機器人輔助,節約人力成本的同時也將使比賽更加公平。”
“體育精神+灣區文化”充分結合
本屆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承辦,不僅有利于促進三地交往、交流和交融,更有利于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在體育領域的改革創新。
曾小敏認為,全運會的“首次”集中體現了大灣區的創新精神,也彰顯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在面對重大體育盛會,敢于創新、勇于探索、也善于落地的特質。“我特別關注的是,借助這場體育盛會,粵港澳三地如何讓藝術呈現、體育精神和灣區文化充分結合,形成更強的感染力和影響力?!?/p>
吳杰莊建議把全運會打造為促進粵港澳三地年輕人充分交流的廣闊平臺?!耙驗檎麍鲞\動會可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而很多灣區的年輕人也很愿意參與,我希望能夠提供更多志愿服務的機會,讓三地青年一起參與。”
何敬麟表示,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交通樞紐鏈接起了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為運動員參賽提供了極大便利?!半S著一小時、兩小時生活圈加速成型,我們可以輕松逛遍大灣區,香港和澳門的許多地方都希望借助賽事發展旅游產業,可以通過全運會平臺讓更多國外游客更好地認識我們國家?!?/p>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建議,借助承辦全運會的重大契機,澳門可以針對體育人才引進的需求,拓寬內地人才入澳渠道,加強內地和澳門體育高校的深度合作,培養一批既熟悉國際體育前沿規則、又扎根澳門本土的國際化體育專業人才。
推動中國體育賽事品牌做大做強
當前,“賽事經濟”已經成為一個熱詞。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不僅能夠帶動承辦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升,更能通過門票售賣、文旅服務乃至賽事周邊等方式有力帶動經濟增長。“家門口”的全運會如何把人氣、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添活力?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有條件構建完善的體育產業鏈。”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文聯兼職副主席、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建議,除了硬件設施的完善提升,還要加快打造體育品牌IP,利用香港內聯外通的橋梁,推動一系列中國體育賽事品牌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我國的體育國際話語權。
何敬麟表示,作為盛事之都、體育之城,除了11月的全運會賽事以外,今年澳門還將舉辦世界華商大會、格蘭披治大賽車等活動,可謂盛會頻頻、“高手云集”。他建議,澳門可以發揮這一系列活動頻密舉辦的“乘數效應”,以體育促旅游、促產業發展,讓外界更充分感受到澳門的活力。
吳杰莊認為,香港可以充分發揮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等“八大中心”的優勢,把體育和文化等元素充分結合,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充分講好灣區故事、中國故事。
高錦輝建議,澳門可以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制度創新、產業協同等方面的優勢,建設體育產業創新高地,開展體育版權交易、數字體育經濟等新業態政策試點工作。
- 廣東代表委員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2025-03-07
- 粵港澳三地代表委員熱議大灣區發展 “拼船出?!卑l揮優勢共建最好的灣區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