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專區 > 要聞

五部門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信息量很大!

來源:中國政府網時間:2025-03-07 09:42
【打印】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一起來關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今年,我們將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投資布局,還將在鐵路、核電、水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項目。

  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近期,我們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近期,國務院常務會研究了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的政策措施,我們將分行業出臺具體方案,推動落后低效產能退出,擴大中高端產能供給,讓供給側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我們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就是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

  將打造上萬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

  今后幾年,我們將適應學齡人口變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通過均衡師資等多種方式,將更多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和托管幫扶范圍,打造上萬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建設上千所優質普通高中。同時,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推進優質本科擴容,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去年擴招1.6萬人,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

  預計“十四五”經濟增量相當于一個發達經濟體全年的經濟總量

  “十四五”期間,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中國經濟展現出世界大國的規模優勢,GDP總量連年邁上新臺階。預計“十四五”經濟增量超過30萬億元。形象地講,相當于再造一個長三角,也相當于一個發達經濟體全年的經濟總量。中國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

  “十四五”期間,我國產業競爭力大幅度提升。中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全球唯一體系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產業鏈還在加快向中高端升級。

財政部

  今年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為近年最高

  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為近年最高,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全國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均接近4.5萬億元,分別增長6.1%和5.9%;科學技術支出超1.2萬億元,增長8.3%。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領域支出保持較高增幅。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

  今年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

  今年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激發消費動力。一項是對重點領域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減輕當期支出壓力。另一項是對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幼、家政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財政對經營主體貸款分類給予貼息,降低融資成本,增加更多優質服務供給。

商務部

  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惠民升級”

 ?。ń衲辏┮耘f換新,突出“加力擴圍、惠民升級”。在去年政策基礎上,擴大了“換新”補貼的品類范圍,家電從“8+N”類增加到“12+N”類,增設了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截至3月5日,全國共收到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31萬份,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超70萬份,合計超過100萬份,超940萬名消費者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1200萬臺、已有超3400萬名消費者申請了超4200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我們還升級了服務、提高了效率,讓大家“換”得更加便利、更加放心,更好享受政策紅利。

  創新提升服務貿易,是外貿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下一步拓展外貿增量,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就是創新提升服務貿易。這項工作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促開放、建平臺,我們將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穩步推進梯度開放。我們還將啟動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打造一批服務貿易綜合改革開放示范平臺。另一個促融合、謀實效,提升傳統優勢服務競爭力,在發展入境游、數字服務、專業服務、“保稅+服務”等領域多點發力,推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融合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

  今年將擇機降準降息

  人民銀行連續幾年多次降準降息,中國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總量上比較寬松。今年,我們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為6.6%,還有下行空間,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間。同時,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充裕,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持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將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

  近期,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系。

  一是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拓寬科技貸款、債券投資和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

  二是支持成長期、成熟期科技型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用于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發投入、項目建設、并購重組等。

  三是支持投資經驗豐富的頭部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創業投資機構等發行長期限科技創新債券,帶動更多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同時,債券市場“科技板”會根據科技創新企業的需求和股權基金投資回報的特點,完善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交易的制度安排,創新風險分擔機制,降低發行成本,引導債券資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將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

  進一步擴大再貸款規模,從目前的5千億元擴大到8千至1萬億元,更好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降低再貸款利率,這些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的再貸款資金利率,強化對銀行的政策激勵。擴大再貸款支持范圍,大幅提高政策的覆蓋面。與財政協同,保持財政貼息力度,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再貸款政策流程,提高政策實施的效率和便利度。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

  要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改革,在發行上市、信息披露、板塊層次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差異化的安排,促進市場資源向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集聚,并支持創新轉型、綠色發展。

  加大支持科創金融產品的服務供給

  資本市場支持科技企業不只有上市一條路,也不只有股票一種工具,債券、可轉債、優先股、資產證券化、期權、期貨等產品和工具也可以有所作為,能夠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資支持和服務。我們將持續打好支持科技創新“組合拳”,進一步完善科創債發行注冊流程,穩步發展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為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資本市場服務。

  盡快推出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

  財政部、人社部等部門正積極推進長期資金長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訂工作,目前已征求了相關方面的意見建議,將盡快推出。文件的出臺將全面建立全國社?;鹞迥暌陨弦约澳杲鸹?、保險資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證監會在即將推出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也將進一步提高公募基金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比重,引導行業更加注重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更好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
網站信息
關于本網             網站聲明
聯系我們

020-83135078

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體矩陣
網站官方微信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粵商通APP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