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全國兩會的廣東代表委員抵京報到 懷揣民聲良策 共赴春天之約
春和景明,萬象更新。3月3日,在粵全國人大代表、住粵全國政協委員滿懷熱忱抵京報到,分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
當天下午,搭載著代表委員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代表委員帶著深入基層調研的成果,帶著人民群眾的心聲,共赴這場春天之約。
作為一名來自民營科技企業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始終關注科技創新領域。今年袁玉宇提出,希望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地落實,讓更多企業參與到創新資源配置、重點科技項目、產業方向制定的過程中來,“加強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系,讓科研院所和產業界的創新講‘同一種語言’,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全國人大代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虹今年關注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的話題。她希望通過建立政府統籌、行業指導、企業學校深度融合的多元主體協同推進機制等方式,系統性推進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
“在醫療和教育一線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前沿科技的快速發展帶給行業的改變?!比珖f委員、廣東省臺聯會長、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許可慰說,今年他重點關注醫學教育等話題,希望不斷加強醫教協同,完善人工智能驅動下的醫學教育新生態,以科技賦能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委員、佛山市政協副主席、佛山大學教授唐冬生密集走訪了200多家企業,希望從中找到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經驗樣本。今年,他尤其關注制造業轉型升級,呼吁強化“人工智能+制造”核心技術要素供給,建立全國性的制造業數據共享平臺,豐富智能制造系列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助力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
“化橘紅進入藥食同源新賽道,鄉親們的增收致富路更廣闊了。我將努力發揮職業優勢和專業特長,堅持為鄉村產業振興發聲?!比珖舜蟠?、茂名化州市化橘紅產業協會會長廖志略曾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為化橘紅納入藥食同源物質目錄發聲,去年化橘紅“藥食同源”終獲認定。廖志略說,今年將為加強藥食同源產品品牌培育鼓與呼,爭取設立藥食同源產業發展專項管理機構,推動將化橘紅炮制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認為,粵劇的傳承要通過創新吸引年輕觀眾,她希望用現代科技手段為傳統藝術注入新活力,探索讓傳統文化更系統地融入年輕一代的學習生活中,并推動粵劇走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更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今年的全國兩會,意義重大。
為更好地履行職責,會前,在粵全國人大代表和住粵全國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調研,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不斷提升自身履職能力。大家對兩會的召開充滿期待,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他們表示,將積極履職、擔當盡責,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使命擔當,為在新征程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新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