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舉辦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調研活動。據活動信息,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成效明顯,多項指標獲評全國第一。
統計顯示,2023年度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位列全國133個城市中第1名,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第一;廣州入選全國首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城市,試點經驗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表揚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2023年4月,廣州市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9月,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廣州市印發《廣州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設定十大工程。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方案設定的10項預期性指標中,8項已提前實現,2項達到序時進度,預計可按期實現。
瞄準重點產業
強化海外知識產權維權
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綠色環保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設立廣州云埔、廣州永和、江蘇常州、江蘇鹽城和馬來西亞等多個基地。
“海外專利布局保護方面,知識產權部門悉心指導我們根據海外自身市場情況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海外專利布局策略。這使得我們的專利在海內外得到有效保護,為公司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睆V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中心總經理曾繁超介紹,通過專利快速審查通道,公司專利授權效率提高了50%以上,助力公司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推向市場,搶占市場份額。
隨著國際環境日益復雜,企業“出?!边^程中面臨知識產權維權成本高、維權程序復雜、維權意識薄弱等問題,為幫助企業應對出海難題,廣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
廣州市在全國首創推出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成立全國首個知識產權保險中心,成立知識產權海外保險俱樂部,承保范圍由本市企業擴展至大灣區乃至全國,成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資金量最多的維護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利益的保險資金池。
目前,全市已有352家次企業投保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總保費達7539.54萬元,總保額達6.68億元,成功簽出全國首單超3000萬元海外侵權責任險保單。
廣州促進保險機構形成市場化良性競爭機制,將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的杠桿率提升至15倍以上。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全國首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保險典型案例,入選國務院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加強重點產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廣州開展市新能源汽車“出?!敝R產權問題研究,分析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及原因,提出對策建議;針對化妝品、服裝兩大廣州優勢產業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和防范相關風險;圍繞商標、著作權糾紛、“337調查”等案件情況展開研究,分析優勢產業出海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與挑戰,提出應對策略。
穗港澳三地聯動
推動建立保護合作機制
與香港海關、澳門海關加強合作,建立跨境知識產權案件快速溝通協調機制;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工作委員會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合作備忘錄》……去年以來,在推進穗港澳知識產權跨境保護合作方面,廣州不斷探索新路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在跨境知識產權保護過程中一直積極推動三地建立健全跨區域、跨部門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跨部門統籌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在具體跨境行政執法實踐中,因粵港兩地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涉及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知識產權、海關等部門,廣州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除了通過廣州海關、中國海關廣東分署與香港海關進行證據移送外,先后和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等部門對證據采信、違法經營額的核定以及案件的移送等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相關單位配合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
暢通跨境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合作溝通機制。通過總結案件經驗,廣州積極推動穗港澳知識產權保護在案件線索通報和移送、聯合執法、證據互認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
強化三地之間執法經驗交流和對侵權行為新手法、新情況等研究。廣州舉辦了第一屆跨境知識產權保護論壇,并積極參加第二屆論壇,深入研討知識產權跨境侵權打擊的難點問題和應對策略。與香港海關開展區域保護知識產權合作交流,分享廣州市知識產權保護情況。
廣州通過一系列舉措開創了粵港澳大灣區不同法律體系下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協作的先例,暢通了跨境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合作溝通機制。穗港合作查辦的某貿易公司跨境商標侵權案,被“品保委”評為2023年度十佳知識產權保護案例。廣州市知識產權局獲全球反假冒機構(GACG)頒發“2023年度全球反假冒國家公共機構獎”,成為自2011年以來國內第4個獲得該獎項的執法部門。
樹立智能化標桿
力爭形成更多“廣州經驗”
科技賦能,在知識產權領域,AI也能起到大作用。
案件智能受理、多語種實時翻譯、證據區塊鏈識別、觀點陳述錄入……近年來,在南沙發布的全球首個AI仲裁秘書“仲小雯”,完成首個無真人仲裁秘書國際仲裁庭審,提升仲裁效率近400%;而可協助當事人無障礙立案的集身份識別、在線立案、智能咨詢、仲裁宣傳于一體的智能機器人“云小仲”,也已完成14000余次智能咨詢和近300件智能立案,節省50%的辦案時間。
廣州積極發揮仲裁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推動商事仲裁中國式現代化,發揮專業化、國際化、智能化、數字化優勢,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仲裁機制改革創新,持續擦亮知識產權仲裁保護的“廣仲招牌”。
樹立知識產權智能化標桿。廣州建設全球首家元宇宙仲裁院,裁決全球首宗虛擬世界財產糾紛仲裁案;建設全球首個APEC-ODR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首創融合談判、調解、仲裁“三位一體”的知識產權ODR機制,案件全程線上處理,八種語言實時互譯。
知識產權仲裁業務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十多年來,廣州知識產權仲裁案件量自2011年的14件增長至2023年的317件,增長近22倍,接近全國的十分之一,爭議金額從1138萬元增長至2.97億元,增長25倍。2024年開局良好,截至3月下旬已受理知識產權類案件110宗,同比增長66.67%,標的額0.98億元,同比增長172%。
下一步,廣州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將繼續錨定目標、突出重點,大力推動知識產權改革創新,全力推進重點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切實抓好《廣州專利管理條例》修訂工作、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設、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等重點工作落地,加強人員力量、優化資源配置,暢通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扎實推進具體項目和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確保示范區建設各項任務圓滿完成,力爭形成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廣州經驗”,為我國建立高效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