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省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建設情況評估結果的通報,河源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在此次評估中獲評優秀,是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唯一一家獲評優秀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
近年來,河源市緊緊圍繞建設綠色崛起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工作目標,立足農業優勢資源,系統謀劃、整體部署、扎實推進,構建“12345+N”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創新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促進知識產權與農業創新深度融合,在推動知識產權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12345+N”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即1個農業領域實體化運營的知識產權服務中心、2個涉農服務信息數據庫、3大服務平臺、4個服務維度、5大重點行動、N類涉農產品和延伸服務。
堅持創新導向
構建全方位知識產權運營體系
去年4月,河源以“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為建設原則,聚焦產業、服務區域,在燈塔盆地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民辦非企單位注冊成立廣東省內首家聚焦農業領域實體化運營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河源市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運營中心”)。
運營中心整合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河源分中心、河源高新區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資源,以燈塔盆地農高區為核心、輻射河源,構建涵蓋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營、高標準保護和高水平服務的協同運營服務體系。運營中心被確定為2023年度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并在廣東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評估中,成為粵東粵西粵北唯一一家獲評優秀的國家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
其中,專利轉化案例入選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編印《廣東省專利轉移轉化典型案例》(第一期),并在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大會”系列宣傳活動中作經驗分享?!昂釉唇ㄔO農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中心大力推動涉農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改革案例被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2024年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報告》作為典型案例予以收錄。
堅持結果導向
推動全領域知識產權創造運用
運營中心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提升商標品牌價值、推動涉農專利轉化實施、促進地理標志運用保護、推動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等重點工作,服務覆蓋全領域。
圍繞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探索形成“農業創新—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培育—高價值專利運用—農業發展”五位一體的涉農專利培育轉化機制,建成農業機械與模具專利專題數據庫。
運營中心促進地理標志運用保護,積極主動配合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地理標志產品挖掘培育力度,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使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專用標志。目前,運營中心已協助提交“康禾茶”“東源板栗”等地理標志申請,并確定“和平獼猴桃”“東源板栗”作為重點培育產品。
此外,運營中心立足河源特色資源優勢,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作為推進河源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成立培育創建工作小組,制定《河源米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推進河源米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創建工作,通過分解目標任務,明確工作重點,為河源市推進示范區創建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
堅持質量導向
完善全鏈條知識產權公共服務
運營中心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橋梁紐帶作用,完善知識產權領域公共服務事項清單,整合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資源,努力為涉農創新主體提供更便捷、更精準、更高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
在服務供給上求“?!?。運營中心依托高校院所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精選省內涉農領域優秀專家組成專家咨詢團隊,深入企業開展培訓調研、把脈答疑。同時,運營中心強化與廣東省內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聯動,共同舉辦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發布會,深化產學研合作和服務對接,提升服務供給水平。
在服務信息上求“全”。運營中心在“河源市中小微企業涉農專利技術供需信息定向發布平臺”上線專利開放許可信息,收儲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近萬件涉農專利技術,建立涉農專利技術供需清單,公開發布《涉農高??蒲性核赊D化專利清單》,為河源市場主體提供涉農專利基礎信息資源、產業專利導航推送、專利信息分析及專利價值評估等信息服務。
在服務效果上求“實”。運營中心成立以來,共服務對接企業110家,為企業提出建設性建議超40條,幫助企業培訓人員超過300人次,為企業檢索專利信息40次,提出侵權風險預警5個。
在服務宣傳上求“廣”。運營中心結合“知識產權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與轉化對接專題培訓活動、專利挖掘及申請實務暨商標品牌培育培訓、“綠美河源地標好物”2024年河源市地理標志及區域特色產品宣傳推廣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