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知識產權信息公開 > 知識產權工作動態

深圳試點集中批量預審 護航戰新產業快速布局專利

時間 : 2023-11-16 10:40:46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打印】 【字體:

  作為國內鋰電儲能行業巨頭的全資子公司,深圳某新能源科技企業主要從事鋰電池核心材料、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及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去年,該企業經過不斷研發和探索,產生一批高價值專利的快速授權迫切需求。

  據了解,此前專利審查周期一般為2-3年左右,對于很多需要快速拿到專利授權的申請人來說,無疑太過漫長。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卡脖子”的陰影總是悄然逼近,專利授權必須要“與時間賽跑”。

  高價值專利申請如何實現大批量的快速布局、快速授權,成為制約企業創新成果轉化的“燃眉之急”。

  事情很快有了轉機——企業于2023年提交了多批次共100余件批量預審案件,深圳保護中心均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預審審查,這些批量預審案件平均三個月獲得授權。

  “過往專利在審查授權的過程中,企業無法聯系審查員,審查員亦無途徑與企業溝通技術方案,導致審查過程被拉長”,該新能源科技企業負責人介紹,“深圳保護中心試點開展了專利批量預審的業務,將專利審查周期從2~3年縮短至3個月,極大提高了我們的專利在后續審查授權過程中的效率。”

  創新戰新產業知識產權快速保護服務模式

  2022年,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開展批量預審試點工作。此后,依托專利快速預審服務,充分發揮前端服務優勢,通過集中預審、面對面預審等新模式提高預審效率,準確挖掘潛在高價值專利,讓創新企業的審批難題迎刃而解。

  在該新能源科技企業案例中,保護中心圍繞特定的關鍵技術,開展批量集中預審服務,通過上門調研、技術交流等方式快速精準理解技術要點,迅速開展專利檢索分析,高效指導企業修改專利,引導企業開展專利布局。

  另一方面,擔任企業與審查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角色,降低創新創造端和專利審查端之間的溝通成本,實現企業核心技術的快速獲權。

  最終,協助該新能源企業完成一批高質量專利預審案件,在涉及新能源儲能這一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個技術方面,護航企業筑牢專利壁壘。

  對于新能源等新興領域企業而言,批量預審深入契合了企業的發展需要。多個企業反饋,提前介入指導專利布局的做法,能從源頭上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同時也為申請人與審查員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達成預審-實審“雙審聯動”,縮短專利審查周期,助力企業掌握創新主動權。

  目前,保護中心預審業務涵蓋互聯網、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珠寶加工等多個領域。

  實現國內-海外專利加快聯動

  當下,深圳市專利年申請量持續增加,連續多年穩居全國首位。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申請量與高價值專利申請量也逐步上升。這意味著,深圳知識產權創新創造已進入新階段,正經歷由多向優、由大到強轉變。

  保護中心自開展專利申請批量預審試點工作以來,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堅持“四個一”的工作模式:一個專班工作組、一次技術交流會、一次內部合議會審、一人全程對接跟進。

  試點工作以來已接收批量預審申請30余批次,共400余件。批量預審試點工作受到申請人的廣泛好評,取得了積極顯著的效果。

  實現了國內-海外專利加快聯動。保護中心推薦的批量預審案件中,已有100余件啟動了海外布局,幫助企業針對核心技術、重點創新成果快速形成國際專利布局,提升創新主體市場競爭力。

  為“卡脖子”核心技術賦能。保護中心為“卡脖子”關鍵技術的重要專利布局提供專業化指導,為醫療、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輕量化5G技術等技術攻關提供批量預審服務,極大降低了其專利獲權的時間成本。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