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知識產權信息公開 > 知識產權工作動態

東莞建成11個知識產權運營相關平臺 以專利服務推動市場開發

時間 : 2022-05-27 10:43:4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走進位于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的廣東省華中粵創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中粵創”),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一群埋頭工作的年輕人及監控全國乃至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專利布局LED屏。正如華中粵創總經理文言所說,知識產權是大腦中產生的財富,十分輕量化和年輕化,但正是這些平臺載體及年輕人力資源,構成了商業世界中牢固的護城河。

  近年來,為爭創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東莞動作頻頻。作為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的重要內容,目前,東莞已創建7個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和4個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平臺,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大幅提升。這些分布于東莞市各處的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以專利服務為抓手,幫助一批初創型企業構筑知識產權護城河,贏得投融資方青睞,順利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理念

  將市場評價作為知識產權運營的檢驗標準

  一家優秀的知識產權運營平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東敏認為,運營平臺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對知識產權有充分和深刻的認知,并且在團體內形成共識:不能在市場中發揮價值的知識產權,是低價值的知識產權,從而破解“為專利而專利”的思想。

  何謂“為專利而專利”?陳東敏介紹,過去,企業和相關科技工作者沒有看到專利的內在價值,把專利視作一種“門面”,在完成工作之余順手而為,這種環境下產生的專利一般難以產生高價值。設立協同平臺的目標,便是從根本上扭轉“為專利而專利”的思想。

  2020年12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獲批東莞市首批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平臺(下稱“協同平臺”),協同平臺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孵化的眾多初創科技企業的基礎上,配備了專業的律師團隊和知識產權咨詢服務公司。技術人員、法務人員、知識產權專業人員,這三種力量在協同平臺內重新分配洗牌,最終搭建起以“項目總負責人—研發總監—專利經理—市場產品經理”等4種職能人員為成員的知識產權工作小組,從產品有可能進入哪個市場為出發點去制訂專利策略,最終實現在研發端便盯緊市場、吸引投融資的效果。

  對于不少初創型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缺課”已久,“補課”難度大。剛開始在協同平臺內推行知識產權工作小組時,有企業存在抵觸心理。對此,協同平臺采取“大水漫灌”+“精準滴灌”相結合的方式,促進知識產權理念深入人心。

  陳東敏介紹,在基礎培訓階段,協同平臺組織企業進行為期30到45天的培訓,這一階段,主要是向眾人闡釋什么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知識產權理念;接下來,協同平臺會用2—3個月的時間,要求企業將培訓內容和企業實情結合,制定企業《商業規劃報告》《專利分析、布局、挖掘報告》《項目工程管理報告》等相關報告書;最后,協同平臺將組織企業進行交流匯報,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這一套流程的培訓,企業往往能發現少則20—30個,多則50個左右的潛在專利點,并清晰認知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據了解,初創科技企業來實驗室前大多只有五六項專利,經過協同平臺的培訓后,他們往往能擁有40—50項專利,且能在市場中應用生產,效果明顯。

  賦能

  以高價值知識產權贏得更多市場機會

  管道清理一直以來是個難題,工人們習慣砸開管道,先排空廢水廢氣再鉆進管道施工,用高壓沖刷管道里的污垢,使之脫落。這種清理方式既浪費資源,也不利于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負責東莞市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的華中粵創通過專利技術檢索,發現水下作業類機器人可以應用于清理城市自來水管網,不僅如此,國外還存在同類型的機器人應用于化工廠、食品加工廠管道清洗上的先例。得知這一重要情報后,華中粵創立即通知廣東景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和廣東行遠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幫助這兩家公司拓寬機器人應用和管道維護的技術范圍。

  運營平臺除了運用知識產權檢索為企業找到新應用場景之外,還有其他效能。其中,通過運作促使知識產權成為科技型企業吸引投融資的法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孵化的中科皓燁(東莞)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科皓燁”),是一家專注透明陶瓷研發的初創型科技企業。據了解,透明陶瓷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蓋板(如手機、智能穿戴產品)、透鏡、相機鏡頭、投影儀、VR/AR眼鏡鏡片、望遠鏡、顯微鏡等領域,而中科皓燁研發的產品性能國際領先,且成功解決了良品率、成本等眾多大規模生產中會實際面臨的問題,擁有良好產業化前景。

  在初次進行市場定位時,中科皓燁將目光鎖定在制作紫外線燈和手機鏡頭領域,結果,看似前景光明的透明陶瓷材料,在市場上卻沒有預想中的受歡迎。問題出在哪里?

  原來,手機鏡頭的需求方考慮到量產,要求中科皓燁一次性出貨量達到800萬件,對于還是初創企業的中科皓燁而言,無論是人力或者資本都難以保障大規模量產。

  得知這一情況后,協同平臺以商業分析和專利分析為切入口,幫助中科皓燁分析市場需要什么樣的透明陶瓷材料,最終尋到突破口:將透明陶瓷材料應用于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面板之上,既滿足了其面板抗磨損的需求,也滿足了消費者對高透光率的需求。

  通過協同平臺的培育,中科皓燁最終獲得上千萬元的投融資,涅槃重生。

  “后來,我們又幫助中科皓燁將市場上能想到的陶瓷面板專利都申請了一遍,建立起中科皓燁在陶瓷面板材料領域的護城河。基于自身在透明陶瓷上的領先基礎研究和在細分領域的先發應用優勢,公司形成了全面的專利壁壘。顯然,這給了投資方很大的信心,從此,投資方投資的不再是一家企業,而是一類技術?!标悥|敏說。

  探討

  培育專業人才建設高水平代理機構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是企業培育、運營知識產權的重要環節。運營著東莞市先進技術知識產權協同創新平臺(下稱“先進技術協同平臺”)的東莞市三航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總工程師練彬表示,由于資金緊張,初創型企業難以供養一支專業知識產權運營團隊,往往需要與代理服務機構合作。

  練彬指出:“目前,東莞市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質量有待提升,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專業人才較少?!?/p>

  人才是干事創業的原動力,針對知識產權專業人才培育,東莞早有布局。2019年,東莞市市場監管局與東莞理工學院共同簽署《知識產權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省第一家產業知識產權學院——東莞知識產權學院,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截至2022年4月,學院已招收知識產權本科生30名、特色班學生94名、專插本學生243名。

  東莞理工學院法律與社會工作學院院長、東莞知識產權學院創建者之一的鄭玉敏表示,目前市場所需的知識產權專業人才主要分為執法人才、專業代理人才、審判人才、中介人才等類別,需求較大。然而,人才培育基本依靠企業,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

  針對這些問題,東莞知識產權學院一邊加強知識產權學歷教育,分層級招收本科、專插本、輔修學位、雙學位等各類生源;一邊提升學生的知識產權實務、實踐能力,依托松山湖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東莞巡回法庭、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為師生提供校外知識產權實習、實踐基地。

  “目前來看,我們培養的專利代理師在市場上頗受歡迎。隨著東莞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戰略的推進,未來學子們的就業范圍更廣、前景更光明?!编嵱衩粽f。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