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知識產權信息公開 > 知識產權工作動態

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11月13日開幕

時間 : 2020-11-12 09:08:0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2020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2020知交會”)將于11月13日開幕。作為粵港澳三地的知識產權交易的重要窗口,“2020知交會”將首次全面移展線上,開啟“云上”舉辦的創新之年。

  “考慮到當前國內外疫情形勢,以及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活動國際化程度高、國際人員來往頻繁復雜的特點,2020知交會全面采取線上舉辦,這是特殊背景下的一次全新嘗試?!敝粫M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線上平臺,可以讓更多的優質資源匯聚于此,形成一個豐富的粵港澳大灣區網上知識產權交易集散地,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把大灣區知交會品牌打得更響、擦得更亮、傳得更遠,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知交會的國際影響力。

  本屆知交會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廣州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局共同主辦,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共同承辦,會期為11月13日至11月19日,期間知識產權交易博覽、知識產權灣區論壇、知識產權專場活動齊發,精彩紛呈。

  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性

  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

  2020知交會創新形式,移展線上,聚焦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打造知識產權成果展示、交易運營、線上研討、創新合作等元素于一體,匯聚知識產權全鏈條供需資源流通的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平臺(以下簡稱“網上知交會平臺”),旨在貫徹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性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

  圍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營、交易等要素,2020知交會以供需對接為核心,以線上方式實現“精準對接+合作促進”為目標,共設置專利技術、商標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版權文化、國際知識產權、知識產權運營服務等6個線上交易博覽區,面向全球重點招募擁有知識產權合作需求的市場主體,有項目投資需求的金融機構,有產業化項目引進需求的各專業園區、孵化器及相關機構,及對創新合作、知識產權交易運營感興趣的其他主體,提供線上交易和觀展服務。每個展區均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展示、在線洽談、在線接單、直播營銷、隨時同步分享線上展位展品,展商還可以根據需要策劃并開展在線直播活動。截至目前,2020知交會網上平臺布展商家總數超過2300家,上傳展品逾1.4萬件,展品種類囊括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產品等。

  首設全球共同抗擊

  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區

  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行業創新主體立足自身專業和技術優勢,主動擔當作為,為抗擊疫情貢獻了智慧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2020知交會首設年度特別展區——新冠肺炎抗疫專題展區,促進相關產業知識產權成果流通,以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生物醫藥與醫療企業領域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展示最新知識產權成果,收集發布供需信息,分析研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用中藥專利情報、分享抗擊新型冠狀肺炎專利情報專題數據庫,整合形成一站式資源,促進相關產業知識產權成果流通。截至目前,已有來自省內外超過百家展商進駐,帶來診斷與檢測試劑產品、抗病毒藥物、新型冠狀病毒藥物、呼吸急救裝置、呼吸防護用品、環境消毒技術和產品、醫療廢棄物處理技術和產品等最新展品,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凝聚知識產權的力量。

  10大精品灣區論壇+

  N場專場活動大咖云集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線下到線上,知交會逐步成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工作的一張“閃亮名片”。自2017年以來,知交會已成功舉辦三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累計促成知識產權合作意向金額191.68億元,實現交易金額32.48億元,成為集聚國際國內知識產權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交流交易、轉化落地的重要交易博覽盛事,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源于以往三屆知交會的厚實積淀,2020知交會將往屆知交會重頭戲“知識產權珠江論壇”全面升級為“知識產權灣區論壇”,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時下熱點話題,設置了知識產權運營與高質量發展論壇、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高峰論壇、知識產權金融創新論壇、地理標志貿易高峰論壇、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新青年論壇、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多元保護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識產權合作論壇、內容產業與版權運營論壇、專利信息情報支撐高質量創新發展論壇、品牌培育與發展論壇等10個線上精品論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廣東中策知識產權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漢東,中國貿促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主任譚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毅,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調解研究院名譽會長、香港調解聯盟會長兼香港調解專業雇員總會主席陸庭華,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執行院長余龍等專家學者將相聚云端,為觀眾呈現一場場知識產權學術研討的視聽盛宴。

  此外,知識產權專場拍賣會、“抗疫者說”系列訪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產業項目路演、“地理標志直通灣區”專場推介會、互聯網和物聯網產業項目路演、創新者說系列訪談等十余場專場活動也將于2020知交會開幕后陸續與觀眾見面,彰顯知識產權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領作用。

  廣東專利、商標質押登記

  金額穩居全國第一

  作為國內首創的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在連續舉辦三年的過程中,實現逐年轉型升級,不但從名稱上由“廣東”提升為“粵港澳大灣區”,在內容設置、參展規模等方面也不斷突破。在促進知識產權成交的同時,成為集聚頂級知識產權智力資源,展現大灣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成效和優質營商環境的重要平臺。

  今年以來,廣東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扎實推進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戰略,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充分激發知識產權價值,培育創新驅動新動能。廣東省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在2019年全國績效考核中名列第一。在近期公布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廣東省共獲獎239項,金獎數、優秀獎數、獲獎項目總數均居全國第一。

  今年1至9月,廣東省各項重要知識產權指標持續領跑全國,全省專利申請量705131件、授權量526283件,發明專利申請量160748件、授權量48539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8691件,商標申請量1298163件、商標注冊量767690件,專利、商標質押登記金額278.7億元,居全國首位。其中,專利權質押登記金額255.5億元,居全國第一位,同比增長103.98%。全省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金額29.15億元,登記合同數266件,居全國第一。

  同時,廣東省持續加大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推進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作為今年全國首批8個專利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試點地方之一,廣東扎實開展行政裁決工作,全省1至7月辦理各類專利糾紛、假冒案件424宗;深入開展了“藍天”代理專項整治行動,全省追蹤處理各類案件線索1500多條,重點打擊無資質專利代理、惡意商標代理行為。截至6月底,已核查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線索114條、商標代理行為線索92條;深入開展2020年知識產權“鐵拳”行動,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293宗,案值約1.8億元。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