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知識產權事業依托改革創新發展優勢,以知識產權運營引領創新經濟和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累計發行6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充分體現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的緊密契合,實現了知識產權證券化1.0到2.0的跨越,為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探索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廣東經驗。
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賦予廣東省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廣東各具特色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為知識產權引領型創新驅動發展的藍圖增添了一抹亮色。知識產權運營工作緊扣助力知識產權在產業全鏈條實現經濟價值這一核心,支持市場主體開展知識產權投資入股,知識產權許可交易、知識產權金融、地理標志商標價值賦能多種運營活動。特別是在加強知識產權與金融要素融合方面,廣東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初步形成了貫穿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質押融資-投資基金-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知識產權金融資金供應鏈。
2019年9月,廣州開發區率先發行“興業圓融—廣州開發區專利許可資產支持計劃”,成為全國首支純專利資產證券化產品,打造了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樣板,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高度肯定和大力推廣。深圳連續上市發行3個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分別為平安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計劃(疫情防控),及坪山區-南方中心-長江1-10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儲價發行總規模達30億元。產品面向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有效擴大市場主體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效改善疫情防控和治療物資生產企業現金流,為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今年4月20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廣東知識產權證券化藍皮書》視頻發布會,在全國率先發布知識產權證券化研究及實踐成果。
2020年8月31日,廣州開發區“中信證券-廣州開發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專利許可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和“粵開-廣州開發區金控-生物醫藥專利許可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兩支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正式發行,產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新興產業,按照產業組織企業、構建資產池和專利池,通過專利許可方式,為24家科技企業提供4.34億元融資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