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253.3萬戶,日均新增企業2785戶;食品抽檢67.4萬批次,合格率98.0%;PCT國際專利累計申請量17.5萬件,占全國總量的51.8%……1月9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市場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2019年市場監管工作,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過去一年,我省在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市場監管,防范市場風險,規范市場秩序,助推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據悉,2019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整合企業開辦流程,實現企業開辦平均不超過3個工作日。
同時,大力推進“證照分離”,破解企業“準入不準營”問題,52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借力“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推進主題式證照聯辦改革。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辦理相關業務23.6萬筆,申請材料壓減29%,辦理時間壓縮48%,惠及企業19.3萬家。
營商環境的優化,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253.3萬戶,同比增長9.4%,市場主體數量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日均新增企業2785戶,每千人擁有企業數46戶。
為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省市場監管局加強競爭執法,2019年共查處各類案件4.5萬宗,案值2.6億元,罰沒金額4.7億元,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據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2019年以來,我省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先后修訂《廣東省專利獎勵辦法》及實施細則,頒布《廣東省舉報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獎勵辦法》,出臺《廣東省促進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強化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建設。
截至11月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29.3萬件,PCT國際專利累計申請量17.5萬件,占全國總量的51.8%,商標有效注冊量超428萬件,均居全國第一。累計獲準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78件,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53個。1.3萬家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貫標認證,數量居全國第一。
同時,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牽頭組織“鐵拳”等6個專項整治行動,辦理各類知識產權違法案件9741件。構建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3個國家級保護中心、7個國家級快速維權中心和多個省級維權援助中心組成的“1+3+7+N”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網。各中心共辦理加快預先審查的專利申請5874件、專利授權4957件,辦理維權案件5085件。
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廣東各地積極探索創新,打造全國樣板。2019年,廣州成功發行我國首例純專利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深圳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在深交所掛牌;東莞完成全國首筆“專利、商標、版權”混合質押擔保貸款。去年1-11月,全省專利權質押登記金額達156.9億元,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