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掛牌成立至今,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已走過5年的時光。
曾經,一場由網絡游戲引發的糾紛,一個涉及到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判決,讓他們在業界“出了名”。
2017年,華某公司在其所經營的網站上播放由網易開發的電子游戲運行畫面,被后者以侵權為由告上了法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下稱“廣州知產法院”)經審理,認定華某公司的行為構成著作權侵權,判決其賠償網易2000萬元。
“這具有開拓和標桿意義?!痹摲ㄔ河嘘P負責人表示,此案是國內首次以判決形式,將網絡游戲在終端設備上運行呈現的連續畫面認定為類電影作品,故擅自轉載,構成侵權,“體現出的是我們對網絡文化產業發展的保護?!?/p>
事實上,近年來廣州知產法院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持續加強著作權案件審判,依法規范互聯網傳播秩序。2015年至2019年間,該院共審結著作權糾紛案件16872件,其中2019年審結6303件,為5年來最高。
據悉,5年來,廣州知產法院不斷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共受理專利、商標、著作權糾紛等各類案件41598件,辦結34510件,涉及案件標的總額達到107.2億元。
這背后,是一套高效、創新的審判制度。
按“1名法官+1名在編法官助理+1名聘用制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的模式,廣州知產法院組建起多個審理行政、醫藥、網絡游戲等類型案件的專業型審判團隊;通過試行繁簡分流、設立專門速裁團隊等舉措,該法院也大大縮減了每起案件的審判周期。
“在專利審判庭內,我們組建了一審速裁團隊,專門負責一審外觀設計專利案件的速裁工作?!痹摲ㄔ汗ぷ魅藛T稱,在這種機制之下,首批一審速裁案件結案周期僅52天,比普通一審專利案件周期縮短4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