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廣東湛江偏遠小鎮江洪鎮的孕婦,可以通過遠程診療系統享受三甲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服務;廣大老百姓可以通過“指尖上”的醫院,享受涵蓋院前管理、院內診療、連續性治療及院后康復追蹤服務等全病程管理服務……
這是廣東湛江市以互聯網思維破解醫改難題,全力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分配,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廣大基層群眾的縮影。近年來,湛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大數據應用,積極創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市。2021年,湛江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總指數位居全國地市級城市第18名,受到國家通報表揚。
衛生健康一體化服務??
建設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
連日來,在湛江市衛生健康局,幾位工程師正忙著為湛江市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進行測試與調整。這一平臺自去年3月啟動建設以來,基本架構現已搭建完成,各項功能逐步上線使用,計劃年底完成初步驗收。
該平臺主要面向居民、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機構、衛健主管部門五類用戶,根據不同需求提供便民服務、業務協同、業務監管三類應用,覆蓋范圍包括49家縣級以上公立機構及129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民營機構逐步接入。
去年以來,湛江以互聯網思維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市級財政投入7280萬元,通過建立湛江市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湛健通”小程序等應用平臺,利用“互聯網+”突破時空限制,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成了覆蓋市、縣、鎮三級公立醫院的信息系統,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便捷化智能化的健康服務。
作為湛江市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重點應用,“湛健通”小程序已上線試運行。小程序是湛江衛生健康便民服務的統一入口,能提供電子健康碼申領和使用、預約掛號、在線繳費、報告查詢、健康檔案查詢等服務,通過流程再造,實現看病就醫“一鍵診療”。
目前,湛江兩家高水平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已列入全省首批“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醫院建設單位,兩家醫院分別通過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五級乙等、四級甲等測評。湛江中心人民醫院“西部陸海新通道節點區域5G急救平臺建設項目”納入工信部試點,并已配備5臺5G急救車。
此外,湛江36家醫療機構完成電子健康碼建設,156家醫療機構接入廣東省遠程醫療平臺,8家互聯網醫院建成使用,累計已服務10867人次,逐步實現“一網聯通、一碼通用、一站會診、一體服務”。
“指尖上”醫院??
形成全流程、全周期的線上就醫閉環
8月13日,《2022年第一屆互聯網醫院實踐優秀案例百強名單》正式發布,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案例入選百強,為粵東粵西粵北唯一一家入選醫院。
“通過互聯網醫院建設,我們促進線上線下相互轉換,開放一個月的號源,讓患者只憑一部手機,就能完成看病全流程。同時,我們將慢性病患者更多轉移到線上,釋放門診資源留給更多有迫切需求的患者。”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拓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我們政府很關心老百姓,現在不用出鎮都可以看名醫了,好方便、好放心?!奔易≌拷兴煜h江洪鎮的陳阿姨說。
據悉,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將“互聯網+”應用到醫療、醫藥、護理、健康管理等各領域、各環節,實現傳統模式下的醫療健康服務的存量變革。截至目前,廣東醫附院互聯網醫院注冊用戶95萬,上線醫護人員1200余名,線上接診20644人次,開通了線上門診、醫保移動支付、藥品配送等24個移動智能服務功能,形成群眾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全周期的線上就醫閉環。
該院在粵西地區率先與基層醫院開展遠程聯合門診、遠程查房,配備查房車,將遠程會診延伸至科室、醫生個人;在醫聯體內,該院開展遠程??圃\斷服務,形成下級醫院做檢查、三甲醫院出診斷的服務模式,讓基層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醫療服務。這也為促進醫療機構間雙向轉診,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就醫格局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