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基本醫療衛生信息公開 > 基本醫療衛生工作動態

全流程嚴格監管!廣州這樣處置涉疫廢物

時間 : 2021-06-29 11:03:26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廣州本輪疫情發生后,涉疫廢物產生點位和數量激增。全市生態環境部門對醫療衛生機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核酸采樣點、疫苗接種點等場所進行嚴格監管,開展現場檢查、對收運處置單位駐點調度、對涉廢物收運數據動態匯總等方式落實各環節監管,確保涉疫廢物處置到位,維護全市生態環境安全,筑牢疫情防線。

  廣州涉疫廢物處理能力充足

  目前,廣州涉疫廢物分為新冠醫療廢物、普通醫療廢物、醫療垃圾三類。具體為:新冠醫療廢物是指涉新冠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產生的所有固體廢棄物,包括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以及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確診陽性病例產生的所有垃圾;普通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除新冠醫療廢物外的其他醫療廢物,以及臨時核酸采樣點、臨時疫苗接種點核酸檢測機構、方艙檢測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醫療垃圾是指隔離場所產生的所有垃圾。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透露,5月21日廣州本土疫情發生前后,隨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核酸采樣點、疫苗接種點等場所增加,廣州涉疫廢物點位數量激增。僅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垃圾來說,本輪疫情發生不但產生量翻了一倍,而且收運點位數量劇增到數千個,導致一度出現運力緊張情況。針對涉疫廢物面臨的收運處置困難,市政府統一部署,及時啟動涉疫廢物應急處置措施,啟用全市資源熱力電廠焚燒處置,全市處置能力由105噸/日提升至880噸/日,目前廣州終端處置能力充足。

  新冠醫療廢物24小時內收運、處置

  目前,廣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數量不少,市民非常關心其所產生的廢物是如何處理的?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全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數量是隨著疫情發展不斷動態變化的,并無一個固定的數量。據生態環境部門掌握的數據,近一周數量大約在230家左右。上述場所由各區按照國家及廣東省選址要求設立,由商務、衛生健康等部門具體負責管理。

  按照國家和省的相關指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產生的廢物稱為“醫療垃圾”。廣州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產生廢物的收運處置模式,是在依據上級相關規定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實際設定的,將其分為新冠醫療廢物(指確診陽性病例產生的所有垃圾)和醫療垃圾兩類,新冠醫療廢物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有限公司在24小時內收運和處置;醫療垃圾分別由城管、廣州環投、社會企業等單位按區域收運,送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通過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廢物分類分區收運,確保從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全流程的有序推進。

  應對大規模核酸采樣 啟動應急處置措施

  對于數量更多的核酸采樣點所產生的醫療廢物,生態環境部門又是如何監管的呢?

  首先,啟動應急處置措施。為有效處置大規模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經市政府批準同意,廣州啟動醫療廢物應急收運處置措施,啟用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設施。臨時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按要求包裝消毒后,由城管部門收運,送至相應的生活垃圾焚燒廠處置。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臨時核酸采樣點產生的醫療廢物作為普通醫療廢物管理,由組織開展相關活動的屬地街道收集至其指定的貯存點專區,按照市政府批準的應急處置措施,由屬地城市管理部門組織收運,送至生活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置。臨時疫苗接種點產生的醫療廢物作為普通醫療廢物管理,由設立該點位的醫療衛生機構帶回所屬機構,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收運處置。

  其次,加強信息調度。生態環境、衛生健康、城市管理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信息共享,及時掌握核酸采樣點位信息,為醫療廢物及時收運提供技術支撐。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