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據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消息,近年來全省結核病流行疫情呈加快下降趨勢,報告發病率從2016年71.82/10萬下降到2020年50.4/10萬,全省累計登記治療管理肺結核患者27.6萬,肺結核治療成功率在90%以上。
每年新發肺結核患者近6萬例
結核病是一種長期危害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廣東目前常住人口達1.15億,每年流動人口超過4000萬,結核病防治壓力較大。據統計,廣東每年新發肺結核患者近6萬例,是全國結核病負擔最重的省份。
為實現結核病防治服務廣覆蓋,廣東以分級診療為抓手,結合網格化管理等措施構建結核病防治新格局。2016年,深圳市、佛山市、韶關市、江門市等4個地市獲國家衛生健康委批準開展結核病分級診療和綜合防控服務模式試點。
經過試點建設,試點地區普通肺結核在縣區級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比例由76%提高到96%,肺結核診療服務進一步規范,逐步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結核病分級診療制度及綜合防控模式。
目前,全省26家地市級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和114家縣區級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逐步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服務網絡體系。
去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廣東在結核病分級診療制度及整合防控服務的創新模式基礎上,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公共衛生機構建設標準,并提出籌建高水平、研究型的省級公共衛生醫學中心。
去年全省投入防治經費近2億
農村是結核病的高發地區。近年來,全省各級財政加大結核病防治工作投入,圍繞脫貧攻堅和健康扶貧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比如在深圳、廣州等地,通過地方財政專項經費補充,當地積極拓展結核病患者的減免項目。2020年,全省各級財政經費投入近2億元用于防治結核病。
與此同時,全省各地積極完善醫療保障制度。在韶關南雄、乳源和佛山南海等地,當地在全國率先探索結核病患者檢查治療費用零支付,有效減輕患者經濟負擔。2020年,省醫保局將活動性肺結核、耐多藥肺結核納入門診特殊病種補償范圍,進一步減輕患者治療負擔。
此外,廣東堅持“醫保先行 財政兜底”的保障機制,密切關注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結核病防治工作。2020年,廣東利用中央轉移支付經費,為粵東西北地區的普寧、英德、高州等3個縣區配備移動影像檢查車,增強當地結核病聚集性疫情處置和主動篩查能力。
多學科協同遠程會診超萬例次
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正充分發揮大灣區科創優勢,補齊結核病在“防、診、治、管”等方面的短板。比如,廣東自主研發的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系統等快速檢測技術極大地縮短了患者的診斷時間,攻克了結核病診斷方法耗時長、靈敏度低及生物安全隱患的難題,使檢出報告時間從2個月縮短至2小時。
針對省內區域防控能力與服務質量不平衡的現實,廣東搭建了“智慧結控”平臺,利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打通結核病防端的“最后一公里”。全省構建MDT遠程診療及AI Plus智能質控體系,建立結核病多學科協同的遠程診療中心,并創建“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事后回溯”結核病防治動態質控管理體系,為各地結核病患者提供了多學科協同遠程會診超1萬例次,遠程影像輔助診斷1.3萬例次。
在科研方面,由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牽頭申報的《結核病防治技術集成與應用研究》項目獲得2019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國家唯一感染性疾病(結核?。┡R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廣東。此外,廣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終結結核的流行綜合干預示范區項目,逐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結核病流行防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