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圖書館(以下簡稱“廣圖”)的服務又上新啦!11月4日,廣圖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免費向社會收藏單位和個人藏書家提供古籍寄存服務。此次推出古籍免費寄存服務,讓廣圖成為廣東少數幾家提供該項服務的公共圖書館之一。
建立寄存書庫更好保護古籍
古籍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目前,全國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全國共有270余萬部古籍分藏于各公藏單位、私藏單位及私人藏書家。但部分收藏單位、私人藏書家的保存狀況、保存條件不佳,未能達到保護古籍的基本要求。
10月29日,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在廣州作了題為《“十五五”時期國家古籍保護戰略的新環境與新思路》的報告,提出“十五五”時期古籍保護的基礎工作之一就是要升級古籍保存環境,建立寄存書庫,使古籍能夠在更加穩定、適宜的環境中得以長期保存,賡續中華文脈。
寄存期間古籍的所有權不變
據了解,國內最早是在2007年,青島圖書館曾推出古籍寄存服務;2016年,廣東首個古籍寄存簽約儀式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行。
廣圖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妥善保存古籍,承擔起“古籍守護者”的社會責任,該館決定免費向社會各界的收藏單位和個人藏書家提供古籍寄存服務。寄存物應為廣圖鑒定1912年前產生的有一定文獻價值或版本價值的古籍和民國時期出版的線裝書。在寄存期間,古籍的所有權保持不變,廣圖僅提供免費的保管服務,確保古籍的安全與完整。為保障雙方的權益,廣圖將與古籍所有者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據了解,2016年,廣圖被認定為“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該館擁有專門的古籍書庫,庫房面積約400平方米,配備了獨立空調系統、溫濕度監測儀、安防系統、火災報警系統和防蟲殺蟲設施。此外,該館還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符合國家標準《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GB/T 30227-2013)》,并擁有一支專業的古籍管理與保護技術團隊,能夠為古籍提供優質的保存環境。
由于廣圖古籍書庫空間有限,古籍寄存服務將實行先到先得的原則。一旦服務達到飽和狀態,廣圖將停止接受新的寄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