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25年,成功申報5個成效顯著、特色鮮明的國家“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培育發展10家以上消費品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搭建10個以上消費品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為推動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廣東省工信廳等9部門日前印發了《廣東省實施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三年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系列舉措將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協同發力,通過數字化驅動,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品供給能力,激發企業增加中高端消費品供給的內生動力。
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指引
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數字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三品”戰略(即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亟須數字化助力再上新臺階。
《行動方案》提出了“雙十雙九雙八”的目標,力爭到2025年,培育發展10家以上消費品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搭建10個以上消費品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不低于90%,生產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不低于90%,倉儲物流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不低于80%,順利應用電子商務比例不低于80%。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方案》提出了提升數字化轉型意識、提高行業和集群數字化轉型水平、強化企業數字化應用、提升數字化創新能力、構建數字化轉型良好生態共五大任務。
消費品工業涵蓋輕工、紡織、食品和醫藥等多種工業門類,如何分類施策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提出,加強對消費品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引導,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指引,著力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意識和數字化建設、數字化協同、數字化創新能力。
廣東將圍繞消費品工業重點產業集群,按照一個行業“一條數字產業鏈模型、一本數字化轉型指引、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一套行業特色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四個一”標準配置推進重點行業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針對以數據驅動研發設計創新、推進制造環節數字化改造、提升數字化營銷水平等幾項重點工作,《行動方案》對健康食品、智能家電、家具、紡織服裝、老幼病殘用品、醫療器械、智能可穿戴設備、化妝品、玩具、電動自行車等重點消費品給出了具體的發展指引。
比如,在服裝行業制造環節數字化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服裝制造“云工廠”建設,以“小單快反”模式響應服裝訂單碎片化需求,綜合利用生產制造執行系統,打通工廠間各個生產環節的信息流和業務流,將定布料、裁床、車縫、質量檢測、入庫和發貨等環節的生產數據都會同步至企業系統平臺,實現從訂單到工廠的高效率銜接。
在食品行業的企業數字化營銷發展方面,提出發揮食品高頻必需品消費的特點,引導企業建立“一物一碼”數字化營銷系統搜集消費者數據。通過數據管理、事件營銷精準推行促銷策略,提升產品復購率等。
廣東還將結合消費品工業各細分領域的發展特點,明確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方向,分行業、分地區培育一批“數字三品”典型,形成示范帶動效應,逐步推動全行業數字化轉型。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三品”IP
除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提升行業數字化轉型意識外,廣東還將發揮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和行業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引導政協企合力發展,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行業組織、大型龍頭企業通過開放平臺和數據資源與中小企業開展合作,帶動更多上下游中小企業搭建數字化應用場景,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鼓勵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將研發設計、生產經營、質量控制、設備運維、品牌及營銷管理等業務向云平臺遷移,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提高企業創新效率和經營效益。
在提升產品創新及供給水平方面,支持大型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建立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平臺,加強數據整合分析、模型庫共享及供應商協同,實現數據、知識、創新資源共享,在技術創新、產品定位、新品研發等方面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為強化企業數字化應用,《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大數據產品及技術創新,圍繞消費品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針對行業特點開發場景化的算法及解決方案,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開發工具及公共服務。
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公共服務平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廣東將搭建行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培育一批小型化、輕量化、快部署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在家電、家具、食品養生、紡織服裝、皮革皮具、五金建材、美妝日化、老幼用品、生物醫藥、電動自行車等行業建立一批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及智能工廠。
廣東還將利用“互聯網+”、“文化+”等模式,將數字創意與品牌價值融合,發展基于精品IP(知識產權)形象授權的品牌塑造。支持行業組織開展品牌培育、評價、發布、交流傳播、標準制定等品牌規范化建設,支持培育一批品牌培育和運營專業機構、品牌設計創意中心,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三品”IP。
此外,還將探索建立廣東省消費品質量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消費品質量安全數據庫,提振消費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