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廣州市白云區民政局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首度提出要設立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聚力社會救助與鄉村振興戰略高效銜接,提升村社幫扶服務能力。
據了解,目前,白云區正式啟動2022年度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的籌集工作,已募集基金超500萬元。
首批幫扶基金開始發放
1月10日,白云區人和鎮大巷村59歲的曹大爺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曹大爺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獨自一人居住,日常生活主要靠哥嫂幫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人和鎮組織人員,到曹大爺家中進行慰問,并送上了幫扶大禮包。
與以往的新春慰問不同,這是人和鎮利用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向大巷村困難群眾送出的第一份幫扶大禮包,標志著人和鎮在全區邁出了村社幫扶的第一步。
人和鎮公共服務辦有關負責人說,《實施意見》印發后,該鎮積極響應,動員組織了24個經濟聯社,為全鎮207名困難群眾進行1:1幫扶補助。其中,大巷村已順利籌集基金4.4萬元,主要用于為困難群眾購買生活物資、報銷醫療費用、子女撫養費用等,這樣的惠民政策得到了困難群眾及其家屬的認可。
據悉,白云區共有118條行政村和48個經濟聯社,今年累計需要募集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約3000多萬元。白云區民政局社會事務和救助科有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1月起,全區各鎮街正式啟動2022年度村社集體經濟補助基金的籌集工作,目前已籌集了500多萬元,并完成第一次補助基金的幫扶,累計發放各類物資、支付困難群基本生活所需共30.33萬元。
織密困難家庭“幫扶網”
“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的設立,是白云區在社會救助工作中勇立潮頭、大膽創新的重要舉措,我們正進一步規范幫扶補助金管理?!卑自茀^民政局社會事務和救助科有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1月起,該局每月下發審核認定的兜底群眾名單和補貼標準到鎮街,由鎮街組織村(聯社)核對確認集體成員身份,建檔立卡,由村(聯社)根據經核對確認的兜底群眾名單和補貼標準測算全年應支出補助金總額。目前,全區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共有2238戶3405人完成了建檔立卡和專項幫扶資金賬戶的設立,實現建檔立卡100%全覆蓋。
此外,《實施意見》明確,各村社每年需按上一年度集體經濟年總收入5%以內計提困難群眾補助金,對本村社的低保低收、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貧困重度殘疾人等兜底保障困難群眾,按現行白云區財政兜底保障救助資金的標準進行1:1補助。計提資金轉入各村(聯社)的資金專戶統一管理,足額發放困難補助后,可用于其他集體福利事業。
“今年,全區需要籌集的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大約是3000多萬元,這個數目是根據上一年度白云區財政兜底保障救助資金的標準估算出來的?!鄙鲜鲐撠熑私忉專裟昕偸杖胗嬏岵蛔阋酝瓿?:1補助的集體經濟組織,則在鄉村振興民生實事多方籌集機制的社會籌集資金中予以優先保障,補足差額,確保困難群眾補助到位。
據了解,村社集體經濟幫扶補助基金主要用于各村社困難群眾慰問、醫療支出等,白云區民政局將協調社工站社工,發動志愿者通過發放基本生活物資、購物卡(券)、報銷生活必需開支發票等方式,讓幫扶資金為群眾解決生活中最實際的困難,補充分層分類政府兜底的社會救助體系,為困難家庭進一步織密“幫扶網”,筑牢夯實民生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