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已過,南粵大地返崗復工按下“快進鍵”。廣東各地的工廠里,生產流水線日夜不息地運轉,機器轟鳴聲和鍵盤敲擊聲共同奏響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強音。在這背后,是全國第一經濟大省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雙向奔赴”。
2月13日,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消息,截至2月10日,外省務工人員入粵返崗超過1600萬人,占節前返鄉外省務工人員總量的82.9%,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有些企業已有超九成外省務工人員入粵返崗。
近八成企業節后用工規模持平或增加
春節假期過后,企業用工總體平穩。截至2月10日,全省監測企業開工比例超過九成,含春節期間正常經營的企業比例14.1%,同比基本持平。調查顯示,近八成企業表示節后生產經營穩定,用工規模持平或增加。
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逐步趨旺。據不完全統計,節后至2月10日,全省人力資源市場總體求人倍率在1.08以上。監測顯示,企業2月平均計劃招聘人數同比增長14.6%,環比增長85.1%。節后普工招聘工資水平整體處于4300—4800元/月區間,同比保持穩定。
廣東是就業大省,有務工人員4300多萬,其中外省務工人員2400多萬。
廣東人社部門此前調查研判發現,2025年春節節前返鄉務工人員比例為79.0%,節后返崗比例為94.7%,分別較2024年同期增加0.9個百分點、1.6個百分點,總體呈現“晚去早回、多去多回”的趨勢特點。
為確保務工人員及時返崗,根據此前調研情況,省人社廳出臺“南粵春暖”行動工作方案,提前對引導務工人員及時有序返崗進行部署,各地積極出臺實招引導務工人員按時返崗就業——
廣州市對來穗就業的協作地區脫貧人口給予每人800元的往返交通定額補助;中山市對2月21日前企業租用大巴車跨省市接送員工返鄉返崗的,分別按包車費用的30%(返鄉)和50%(返崗)給予租車補貼,每家企業最高5萬元;云浮市為符合條件的外省返崗務工人員提供車票補貼……
全省人社部門協調交通運輸和鐵路等部門全力保障務工人員返崗交通。節后至目前,全省已累計開行返崗專列19趟、包車100多班次,共運送務工人員超過1.2萬人安全有序入粵返崗。惠州市開行返崗包機1架次,接回員工85名。
多措并舉搭起人才供需對接橋梁
節后是人員流動和企業招工的黃金時期。廣東充分發揮全省基層就業服務站點、零工市場和廣東省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等線上線下載體作用,大力組織舉辦“專而精”“小而美”等多種形式的招聘活動,實現周周有招聘、送崗到身邊。
具體而言,“南粵春暖”行動期間全省將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2000場以上,目前已組織舉辦招聘活動超700場。省人社部門聯合貴州省人社廳于2月6日和7日分別在貴州省畢節市、六盤水盤州市舉辦兩場大型招聘活動,線上線下102家企業參會、提供9000多個崗位,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約1200人次。
各地頻出實招“攬才”。2月2日至5日,東莞到貴州省銅仁市、湖南省湘西州開展招聘對接活動。佛山節前就與廣西桂林進行勞務對接,做好節后返崗各項準備,節后即前往貴州黔東南以及粵西地市開展勞務對接活動。
省人社部門依托“粵就業”小程序開設“南粵春暖”專區,一碼集成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就業指導、就業地圖、技能培訓等相關服務信息。各地積極推動就業服務前移,在主要車站碼頭設置服務站點,甚至在包車專列上提供招聘信息、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
此外,省人社部門赴全省各市開展穩用工促就業專項工作調研,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用工需求、員工返崗等情況。深入開展“千名就業服務專員助萬家重點企業”活動,落實首席服務專員制度,赴重點企業開展“訪企問需”,及時解決企業用工的后顧之憂,促進穩定生產。依托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以及零工市場、就業驛站等基層服務網點,向廣大務工人員提供就近就便的就業服務和合法權益保障服務,促進勞動者穩定就業。
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人社部門接下來將繼續聚焦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和保障企業用工,持續擴容量、提質量、優服務,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運行在5.5%左右的目標任務,努力實現就業穩、人氣旺、經濟活、事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