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林業局組織編制的《廣東省鄉村綠化樹種選擇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正式印發。據了解,該《指引》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廣東省不同功能和綠化類型的樹種選擇要求、樹種推薦和檔案管理等技術要求,明確要以滿足村民生產生活實際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營造多樣化景觀。
《指引》提出,廣東省綠化樹種從適宜生境綠化方面的村旁綠化、宅旁綠化、路旁綠化、水旁綠化、場院綠化、廢棄閑置地綠化、公共綠地與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綠化等七大類進行選擇。各地應結合鄉村不同的地域環境、立地條件,科學選擇形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有季相變化的樹種以及抗病蟲害、防風、滯塵、抗污力強、易成活、易于管理的樹種,做到宜樹則樹、宜灌則灌、宜果則果、宜竹則竹,達到生態保護、經濟效益提升和人居環境改善的三重目標。
《指引》明確,廣東省綠化類型選擇樹種主要分為觀賞樹種、經濟型樹種和珍貴樹種三種,各地可根據功能需求和適宜生境的綠化類型選擇樹種。比如,村旁綠化宜選擇主干通直、冠大葉濃、樹形優美的鄉土闊葉樹種,如樟樹、秋楓、觀光木、樂昌含笑等,配置形成樹種豐富、結構穩定的片林、環村林帶;宅旁綠化要充分考慮村民需求,優先選擇經濟樹種、珍貴樹種、具有食用、藥用等價值的植物,如荔枝、紅錐、格木、火力楠等,避免選擇生長過快、樹冠過大、具有板根或葉、果有毒的樹種;路旁綠化宜選擇樹干筆直、分枝點較高的喬木,優先選擇觀賞性樹種,如閩楠、鳳凰木、陰香、鐵冬青等;水旁綠化宜選擇耐水濕、固岸護坡、根系發達、適應性強的鄉土植物,如落羽杉、水杉、水黃皮、黃槿等。
“我們要積極組織開展鄉村綠化,不斷提高鄉村綠化的‘含金量’,推動全省鄉村綠化工作取得扎實成效?!笔×謽I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以來,廣東持續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以縣鎮村綠化為主線,組織抽調省、市、縣1323名專家成立縣鎮村綠化技術指導團隊,累計培訓162.9萬人次,推動縣鎮村綠化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已種植苗木超2300萬株。
接下來,廣東將持續做好縣鎮村綠化工作,積極開展縣鎮村綠化管護專題培訓,加大鄉村綠化管護實地技術指導力度,尊重群眾意愿、遵循民俗傳統,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培育發展,科學配置鄉土樹種和經濟林果,引導村民在“村旁、水旁、路旁、屋旁”種植經濟樹種以及鄉土闊葉樹和珍貴樹種,更好發揮綠化的生態、經濟、社會、文化效益,實現環境增綠與農民增收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