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廣州市水務局對廣州多項水務工作進行通報。根據通報內容,廣州已提前完成2023年碧道建設任務。在繼續做好水環境提升的基礎上,未來一段時間廣州擬通過適度開放水域空間,讓廣州的河湖“既干凈又好玩”。
提前達到今年建設目標
據悉,碧道建設是2023年廣州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廣州市水務部門在2023年年初已結合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廣州市“新鄉村示范帶+工程”和“綠美廣州工程”等規劃,統籌遠期碧道建設;印發《廣州市河長辦關于下達2023年度全市碧道建設任務的通知》,計劃建設碧道100公里以上。根據廣州市水務局通報,截至9月底,廣州各區已上報建設碧道148公里,提前達到今年碧道建設目標。
根據廣州市水務局的通報,“十三五”以來,廣州新建污水管網2.1萬公里,新(擴)建污水廠40座,目前污水處理能力達到814.03萬噸/日,這一處理能力為廣州污水處理提供保底力量?!笆濉币詠恚瑥V州累計巡查排水管網約106萬公里,清疏養護排水管網約2.45萬公里,完成排水管網結構性缺陷修復5755處,擠出外水1357處。上述工作均有利于生活污水在廣州“應收盡收”。截至今年9月,廣州各城市污水廠進水BOD5平均濃度達108.81毫克/升,較去年同期增長2.2%,顯示更多生活污水入廠處理。
在生活污水“應收盡收”的同時,廣州繼續推進治水工作。2023年以來,廣州市水務局推進的443條合流渠箱改造工作,已累計362條達到清污分流標準;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牽頭拆除涉水違建約34.86萬平方米;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累計清理整治完成“散亂污”場所約6.6萬個;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深入分析影響全市水環境質量的氮、磷等主要污染物來源及變化趨勢,上半年全市共查處水污染相關環境違法案件37宗;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制訂印發《廣州市2023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實施方案》,繼續推動化肥、農藥使用減量,上半年分別同比減少0.42%、1.47%。上述工作均有利于廣州“水更清”。
將適度利用好水環境
觀察廣州碧道建設進程,廣州不少地方已開始通過碧道建設配建公共休閑設施,補齊相關區域公共設施的不足。據廣州市水務局消息,在繼續治理并提升水環境的同時,廣州日后也將適度利用好水環境。今年6月29日,廣東省河長辦印發了《廣東省水經濟試點建設工作方案》《廣東省水經濟試點主要業態工作指引(試行)》。截至目前,廣州市南沙區粵港澳大灣區水上運動基地、從化區天人山水大地藝術園已列入全省試點項目。廣州計劃依托河湖資源優勢,統籌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在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和水利設施管理等前提下,主動對接體育、規自、港務、海事、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院校的需求,擬通過適度開放水域空間,整合陸域資源,試點建設群眾性水上運動基地和全市水上運動中心,推動全市水上運動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