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環境保護信息公開 > 執法監管信息

我省連續2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時間 : 2022-06-20 10:01:5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6月17日,省自然資源廳舉行“保護耕地和自然資源保障發展”發布會,介紹近年來我省耕地保護、自然資源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情況。據悉,去年,廣東超額完成了5萬畝的墾造水田年度任務;到2021年廣東已連續2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在強化經濟發展的國土空間保障方面,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已按照一定比例向各地預支了國土空間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截至目前,各地剩余的用地規模,預計能夠滿足近兩年的需求。

  耕地質量好但數量少 “雙平衡”壓力較大

  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處長周琳靜介紹,廣東全域耕地都是“一年三熟”,平均質量比全國耕地平均質量等別高出4等多,其中水田占比超過七成,光照、水熱條件都很好。然而,截至2020年底,全省耕地總量2848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僅0.23畝,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1/5。各類建設項目占用耕地年均超過6萬畝。

  “總的來看,廣東耕地質量好,但數量少,破碎程度高,建設占用需求多,保護的難度和壓力很大?!敝芰侦o介紹:“去年底,國家對耕地保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廣東同時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雙平衡’的壓力很大。”

  面對“雙平衡”的壓力,廣東探索、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全鏈條”遏制違法用地,建立耕地保護動態監測監管體系,組織開展耕地衛片監督,對全省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農田、補充耕地、墾造水田種植利用情況進行季度監測,并將“非糧化”圖斑數據移交農業農村部門,配合其依法依規整改處置。

  此外,廣東自2017年起大規模實施墾造水田,累計已完成墾造36.6萬畝,形成水田指標25萬畝,徹底還清16.3萬畝歷史承諾,有力保障162個重大項目落實占補平衡,確保廣東連續2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推進墾造水田,省級累計出售墾造水田分成指標7.2萬畝,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累計向珠三角地區售賣1.5萬畝水田指標,獲得收入112.82億元,有力促進了區域資源優勢互補和平衡協調發展。

  今年5月底,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農業農村廳和省林業局印發《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六個方面16條措施,制定了耕地“進出平衡”的工作指引,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

  讓耕地保護者不吃虧 從“要我保”轉向“我要?!?/strong>

  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處副處長唐卉表示,“種糧食”與“種房子”“種果樹”“挖塘養魚”之間的收益剪刀差,是造成耕地流失的內在動力。這次國土空間規劃確定各地耕地保護任務時,將實施耕地易地有償保護機制,對增加耕地保護任務的地方進行經濟補償,讓保護者不吃虧,逐步由“要我?!鞭D向“我要?!?。

  不少重大項目用地都涉及耕地。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處副處長吳鋆介紹,從今年開始,我省在用地審批環節實行重大項目自然資源查詢服務,提前介入,在建設項目選址階段,為項目的多個選址方案提供查詢服務,指導項目單位在項目選址時,不占或少占耕地。項目確需占用耕地的,要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做到“先補后占”“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翱偟膩碚f,就是要做到嚴審、快審、廉審,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的同時,推動重大項目依法開工建設?!眳卿]說。

  周琳靜介紹,接下來,我省將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保護耕地,確保全省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總量不再減少。不僅要在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中將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帶圖斑、帶位置分解下達,還要全面修訂相關的規章及管理文件,落實耕地占補和進出“雙平衡”要求,確保補充耕地的真實性和數量、質量“雙到位”。同時,健全“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耕地保護動態監測監管體系,完善耕地保護經濟補償激勵機制;進一步強化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和激勵約束機制,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終身追責、一票否決要求。

  據發布會消息,目前全省已完成475萬畝優質潛力地塊外業調查,建立起耕地恢復潛力數據庫,為后續耕地恢復工作提供支持。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