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著新衫,食雞髀,逗利是。正月半,鬧元宵,食湯丸,熱燒燒……”12月21日,來自惠城區矮陂鎮中心小學的6名學生經過3個禮拜的精心準備和排練,以快板和表演唱的形式創新呈現惠州童謠《民間節令歌》,引得不少觀眾跟著哼唱。
這是“嶺東雄郡·詩意惠州——惠州市童謠表演賽”方言朗誦A組的初賽現場。該表演賽同時在4個賽區開賽,來自7個縣區的1100多人報名參賽,896人經過初審入圍初賽,年齡最小者僅3歲半,共表演370個節目。
為鼓勵和推動優秀童謠的傳播與創作,本次比賽優秀傳統童謠的繼承和當代新童謠的創作并重。既有1949年前流傳的傳統童謠,也有1950年后特別是近幾年創作的新童謠。約有200件參賽作品是本次賽事的新作,即使是傳統童謠的朗誦,也是以新的方式進行全新演繹。
本次比賽形式也很多樣,除了方言和普通話朗誦之外,還有表現童謠內容的歌舞、游戲以及工藝美術作品。這是惠州首次同時用四種藝術形式表現傳統與當代童謠的賽事。
今年6歲的楊婧菡,是土生土長的惠州本地人。在家庭的特意培養和影響下,楊婧菡說起惠州本地話來非常地道。在這次比賽中她朗誦的童謠是《年》,用本地話將惠州過年的習俗娓娓道來。
年過六旬的剪紙手工藝人劉雅晶,以一把剪刀一張紙,用傳統剪紙藝術手法制作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查蓮子》,讓惠州方言童謠《查蓮子》的游戲場景躍然紙上。她介紹,參加這次童謠比賽,一方面是以實際行動支持惠州童謠,另一方面也是感懷往昔,追憶少兒時與小伙伴們在家門口、大樹下,排成排,邊游戲邊朗讀《查蓮子》童謠時那種天真快樂的美好時光。
據悉,在當日的比賽中,工藝美術類演繹是決賽,朗誦、歌舞、游戲表演是初賽。決賽入圍名單將于2020年1月20日前在惠州民間文化網和惠州民間文化微信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