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 > 鄉村振興信息公開 > 鄉村振興工作動態

“水稻+禾蟲”種養項目首次在河源試驗

時間 : 2022-05-30 10:17:5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期,“水稻+禾蟲”種養項目首次在河源市東源縣半江鎮西溪村80畝稻田開展試點。若試養成功,禾蟲每畝產值可達3萬元左右,將為河源鄉村產業振興孕育新動能。

  禾蟲的學名是疣吻沙蠶,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深受廣州、東莞等大灣區市民喜愛。

  自然界天然禾蟲苗種在稻田里的存活率約1%,禾蟲成蟲供不應求。慶幸的是,近年來,禾蟲養殖難關被攻克,并逐步開展產業化。禾蟲和水稻天然共生,稻田禾蟲綜合種養,既可減少水稻病害,促進水稻生長,又可大大提高每畝稻田的經濟效益。

  西溪村位于萬綠湖腹地,一年四季青山綠水環抱,自然環境相當優越。西溪村“水稻+禾蟲”種養項目,由在該村出生長大的外出鄉賢肖青華引入。肖青華表示,其團隊在相關科研、技術單位的支持下,將通過示范,輻射帶動西溪村周邊父老鄉親種養禾蟲,并進一步努力把半江鎮禾蟲養殖基地打造成河源禾蟲養殖示范基地。

  西溪村“水稻+禾蟲”種養項目使用的田地是長年撂荒田地,首期開辟80畝試點。禾蟲苗投放8個月后可收捕,畝產約200斤至500斤,按目前市價估算,禾蟲的每畝產值約3萬元左右。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