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綱要(2009-2020年)(2017年修編版)》(下稱“《綱要》”)印發。本次主要依據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和當前廣東實際情況進行修編,明確了廣東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基本公共服務清單,調整了實施階段及階段目標,細化了階段目標和實施措施。預計“十三五”期間全省共投入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資金46815億元,年均增長9.5%,年均新增投入848億元。
“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年均增長9.5%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也是廣東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預計“十三五”期間,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長8.5%,同期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從7745億元增加到11135億元,年均增長9.5%。全省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從2016年的74%提高到2020年的78%以上,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占財力的比重穩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我省根據“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的要求,將原《綱要》第三階段調整為兩個階段,原三個階段調整為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分別為:2009-2012年、2013-2015年、2016-2018年、2019-2020年。
《綱要》明確,到2018年,全省率先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制,率先實現省內各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財政保障能力均等化,率先建立基本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機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明顯提高、服務方便可及、群眾比較滿意,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區域和不同社會群體間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的統一、標準的一致和水平的均衡,實現人人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務。
基本公共服務清單覆蓋104個服務項目
據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綱要》在貫徹國家規劃的基礎上,對廣東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實踐中進行總結提煉,專門增加“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部分,明確廣東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需構建的六大實施機制,即產品供給機制、服務清單機制、公平共享機制、需求導向機制、工作創新機制、監督評估機制等。
同時,還明確了基本公共服務清單,編制《“十三五”廣東省基本公共服務清單》,覆蓋就業保障、生活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生態環境保障、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等十大領域共104個服務項目。每個服務項目包括服務對象、服務內容和標準、支出責任、主責單位等構成要件。在確保廣東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和標準不低于國家要求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并適當提高部分項目服務標準。
“這突出了廣東特色?!庇嘘P負責人以服務清單編制為例介紹,我省在國家清單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切實可行的必要項目,國家服務清單共81項,廣東服務清單為104項。另外在規劃范圍上,國家規劃包含公共教育、勞動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社會服務、醫療衛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公共服務等八個領域,廣東規劃則包括就業保障、生活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體育、公共交通、生態環保、公共安全等十個領域。
數讀
公共教育均等化
到2018年,建立普惠性的學前教育體系,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化、高中階段教育優質化、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左右。到2020年,全省教育發展整體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全面建成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
公共文化體育均等化
到2018年,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全省城市建成“十分鐘文化圈”、農村建成“十里文化體育圈”,全省城鄉建成“十五分鐘健身圈”,建成全國公共文化體育建設示范區。到2020年,城鄉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人人享有較高水平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公共安全均等化
到2018年,平安廣東體系全面建成,防范違法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共安全等各項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和信息化平臺網絡全面覆蓋全省城鄉,公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和權益得到基本滿足和實現。到2020年,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推動實現廣東長治久安。
住房保障均等化
“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改造棚戶區15萬戶(套),力爭全面解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5平方米以下的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住房問題。到2018年,健全以公租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制度體系,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和棚戶區住房改造,實現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到2020年,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保障范圍和保障水平明顯提高。
醫療保障均等化
到2018年,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大病醫保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實現基本醫療保障均等化。到2018年底,社??ǔ挚ㄈ藬颠_9950萬人,持卡人口覆蓋率達94%。到2020年,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三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
公共衛生均等化
到2018年,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規范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與運行機制,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到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8歲,每千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6.0張,全面實現人人平等地享有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全面實現人口和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共交通均等化
到2018年,公共交通成為主流出行方式,逐步形成以大運量公共交通為骨干、地面公交為基礎、出租汽車為補充、信息系統為手段、交通樞紐為銜接的現代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100萬人口以上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每500米全覆蓋,建成市場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網絡銜接順暢,發展環境優化的全省城鄉和區域一體化公共交通網絡系統。
生活保障均等化
到2018年,建立健全不同類型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機制,繼續鞏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成果,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形成城鄉統籌、覆蓋城鄉居民的生活保障體系。到2020年,社會保障城鄉并軌,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促進城鄉、區域、行業和群體間保障標準水平銜接平衡,基本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就業保障均等化
“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新增就業550萬人。到2018年,建立健全全省統一的基本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制度和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供給模式更加多元,實現全省各類勞動者比較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到2020年,全面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水平,人人都能享有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
生態環境保障均等化
到2018年,美麗廣東綠色生態屏障初步建成,珠三角9市基本達到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標準,形成森林城市群。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基本形成。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污染綜合防治水平和環境監管能力明顯提升,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窘ǔ涩F代林業強省,環境質量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