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我省召開全省環保與金融融合促進綠色發展工作推進會,副省長許瑞生作工作部署。會議強調,環保與金融融合發展是中央制度安排,是實現環保和金融“雙贏”的重要舉措,將社會資本引入環保領域,有利于破解我省環境污染治理資金投入不足的難題,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環境問題,為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創造更多的投資“增長點”。
會上,省環保廳、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省金融辦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環保與金融融合促進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六大部分18條具體舉措。省環保廳、農發行廣東省分行簽署《“十三五”時期全面支持廣東環境污染防治戰略合作協議》,金融機構與環境友好型企業簽署了《授信合作協議》,涉及資金總額達120億元。
預計“十三五”粵環保投入需求逾5000億
“隨著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十三五’全省環境治理投入需求預計超過5000億元。環保投入不足的矛盾將會日益突出?!笔…h保廳相關負責人指出。
對此,我省環保專家分析,環保與金融“聯姻”可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共贏。一方面,將社會資本引入環保領域,有利于破解我省環境污染治理資金投入不足的難題,推動解決當前突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我省環保產業仍較薄弱,未來環保產業融資需求巨大,將為金融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提供廣闊市場空間。
省金融辦在會上介紹,近年我省充分利用現代金融資源,支持綠色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末,我省在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等綠色經濟領域的貸款余額達到2000億元左右。一批綠色企業、環保產業企業在A股、新三板上市。我省還成立了全國首家以碳排放權命名的交易機構——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目前累計成交碳排放配額超過400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我省還爭取廣州市綠色金融創新改革試驗區盡快獲批,相關方案已上報國務院。
企業環保信息將向金融機構共享
面對龐大的環保融資需求,三部門出臺的《意見》明確加強環保與金融融合必須加大對環保重點領域和環境友好企業的支持力度。
《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涵蓋企業環保行政許可、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環保違法違規記錄等環境信用信息的數據庫,實現省、市、縣三級企業環境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定期公布“環保誠信企業”“環保良好企業”“環保警示企業”和“環保不良企業”名單。
省環保廳介紹,環保部門會將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信息及時傳輸到廣東省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臺及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強化環保與金融信息共享,以便金融機構及時準確獲取企業的環境信息,靈活開展金融新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強對誠信企業的支持和對失信企業的限制。
此外,《意見》還鼓勵在人民銀行備案的第三方評級機構,開發針對環境友好型企業專屬信用評級產品,為企業提供征信服務,并將評級結果在金融機構中推廣應用,提高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貸款的可得性。
將PPP模式引入環境治理
《意見》中明確提出,運用貨幣信貸政策工具,加大對環境友好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力度,如安排專項支農或支小再貸款額度,定向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向環境友好企業發放貸款等。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情況下創新擔保方式,以污染治理設施運營企業的未來收益權、環保研發機構的知識產權和先進環??茖W技術成果、環保工程企業的承包合同、環保裝備產品生產企業的訂單為抵質押物提供融資服務,擴大在環境信用評價中達到良好和誠信等級的非“兩高一?!惫I企業排污權抵質押貸款的投放。
近年成為社會資本關注熱詞的PPP模式,也寫進了《意見》——支持在環境治理中引入PPP模式,鼓勵將水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公益性項目與各種相關高收益項目打捆,為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等提供定制化的環境綜合性整體解決方案。鼓勵金融機構為相關項目提供貸款授信、發債承銷、支付結算等綜合金融服務,鼓勵政府部門由過去購買單一治理項目服務向購買整體環境質量改善服務方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