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紅樹林種植—水產養殖生態耦合技術規程(試行)》

時間 : 2024-08-05 09:32:0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紅樹林種植—水產養殖生態耦合技術規程(試行)》(以下簡稱《規程》),為充分發揮紅樹林生態功能,破解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面臨的“空間落地難”等難題提供了技術支撐。

  《規程》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指導、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牽頭聯合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共同編制。

  紅樹林種植—水產養殖生態耦合模式是指將紅樹林種植與漁業養殖相結合,在一定養殖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保持生態平衡、提高效益的一種創新發展模式。

  《規程》分為九個部分,內容涵蓋適用范圍、耦合模式、構建流程、系統管理維護、運行監測與效益評價、生態養殖認證和特色品牌打造等。

  《規程》創新性提出了在沿海養殖池塘、紅樹林潮溝、林下和外周灘涂區域構建耦合系統的總體原則和技術流程,給出了地形改造、水位控制、紅樹種植、水產品養殖、監測預警和效益評估等關鍵環節的具體方法,并提出生態養殖認證和特色品牌打造等建議,為廣東及其他沿海地區開展耦合模式推廣和實踐提供了操作指引。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規程》的發布為加快推進廣東完成《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任務部署,推動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建設,促進紅樹林營造修復和水產養殖協調發展,進一步釋放紅樹林生態價值,提升當地生態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質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也為全國自然資源高質量保護利用提供了創新思路和技術借鑒。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