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為廣東高質量發展謀劃空間藍圖 打造“世界窗口、活力廣東、詩畫嶺南、宜居家園”

時間 : 2023-08-20 08:27:5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日前,《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成為我國第二份獲批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兑巹潯窞閺V東高質量發展謀劃了怎樣的空間藍圖?

  據省自然資源廳消息,《規劃》以“世界窗口、活力廣東、詩畫嶺南、宜居家園”為發展愿景,提出廣東將構建“一核兩極多支點、一鏈兩屏多廊道”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目前,《規劃》的完整文件尚未公開,但這份重磅規劃所描繪的藍圖已浮出水面。

  不可逾越的“三條控制線”

  《規劃》統籌劃定落實“三區三線”,把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

  《規劃》劃定耕地不少于275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少于2523萬畝;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少于5.07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少于1.66萬平方千米;合理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

  《規劃》以三條控制線為基礎,提出要打造興旺和美的農業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集約高效的城鎮空間和開放活力的海洋空間。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三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李曉琳指出,從《規劃》來看,廣東堅持強化底線約束、保護優先,在確保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等資源底線約束的基礎上,從嚴劃定了城鎮開發邊界。從長遠來看,此舉實際上是廣東在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自我加壓,在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資源承載能力、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城鎮發展階段等,倒逼自身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決不任性“攤大餅”,全面提高用地效率。

  一核兩極多支點、一鏈兩屏多廊道

  對于廣東的開發保護總體格局,《規劃》中作了怎樣的安排?

  《規劃》提出構建“一核兩極多支點、一鏈兩屏多廊道”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強化珠三角核心帶動作用,支持汕頭、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其他城市形成重要發展支點。構筑南部海洋生態保護鏈,加強北部環形生態屏障和珠三角外圍生態屏障整體保護,結合碧道、綠道、古驛道等特色線性廊道,形成通山達海的生態廊道網絡系統。

  《規劃》提出攜手港澳加強區域空間協作和統籌,共優高效一體的功能空間組織,共謀示范引領的創新發展平臺,共塑優質共享的魅力宜居環境,共筑綠色安全的美麗韌性灣區。著力推動環珠江口“黃金內灣”建設,加快建成軌道上的大灣區,帶動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中江地區協同發展。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完善區域協作格局

  國土空間規劃將如何為“制造業當家”“一帶一路”提供空間支撐?

  《規劃》以“制造業當家”為引領,優化全省產業空間布局,支撐建設世界先進制造業高地。

  重點建設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環珠江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支持條件成熟的經開區、高新區以及省級產業平臺升級擴容,以港口和臨港經濟區、臨港新城為載體,做大做強臨港臨海產業集群,有序推動大型產業集聚區、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等產業平臺高標準建設。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穩定工業用地總量,促進工業用地合理布局和規模集聚,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空間。

  《規劃》立足廣東對外開放優勢,提出增強區域聯動發展和對外開放拓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完善陸海統籌、開放暢通的通道網絡,推動建設一批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

  密切與周邊省份和國家重要城市群的聯系,完善東聯閩浙沿海城市群、西接北部灣城市群、北通長江中游城市群、南銜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區域協作格局,促進省域內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協作聯動。

  打造全年可賞可游的“多彩廣東”

  《規劃》提出統籌推進國土空間整體保護、系統修復與綜合治理,構建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重點維育全球同緯度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帶、熱帶季雨林帶,整體推進四大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和七大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建設,加強全球候鳥和珍稀野生動物遷徙通道節點的維護,高水平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國際紅樹林中心。

  《規劃》提出,全面實施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因地制宜加大重點區域林相改造力度,逐步形成多林種、多樹種、多色彩、多層次的林相結構,建成不同季節不同色彩、全年可賞可游的“多彩廣東”。

  《規劃》著力塑造高品質的國土空間。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空間保障,完善城鄉生活圈的公共服務和便民商業設施配置,推進基礎教育、基本醫療、基本養老設施空間“應保盡?!保螛嫿ň鈨炠|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建設現代化韌性安全廣東

  《規劃》支撐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建設現代化韌性安全廣東。加強災害風險評估和重點災害區域識別,明確地震、地質、洪澇等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重點防控區域,完善區域公共安全和衛生防控救治空間布局,提升基礎設施安全韌性水平,完善城市安全防災空間體系,增強適應氣候變化和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管理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國土安全保障體系。

  《規劃》同步建成覆蓋全省、實時更新、權威統一的全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搭建規劃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并積極構建公眾參與機制、監測評估預警和維護機制和實施考核監督體系,對規劃編制和規劃實施中的各個階段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