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省內政策速遞

《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

時間 : 2020-10-09 14:43:49 來源 :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網站
【打印】 【字體: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加快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聯合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F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行動計劃》編制背景

  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是我省支柱產業中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的行業之一,具有資本技術及知識高度密集、產業附加值高、輻射帶動性強等特點,在我省工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國搶占的戰略制高點。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發展體系,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龍頭企業實力顯著增強,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全面凸顯,成為我國重要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但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過程中,仍存在關鍵領域“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性投入不足、部分領域處于產品價值鏈中低端、產業鏈協同聯動發展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從“世界工廠”向“廣東創造”轉變,建設成世界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通過頂層設計,統籌推進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二、《行動計劃》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行動計劃》聚焦以補齊短板做強產業鏈、以市場為導向提升價值鏈、以核心技術發展創新鏈,選準“六項”主攻方向,實施“六大”重點工程,將廣東建設成為全球新一代通信設備、新型網絡、手機及新型智能終端、半導體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集聚區。《行動計劃》提出了我省到2025年的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具體目標。一是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力爭建設2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龍頭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6%;二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達6.6萬億元;三是產業布局更加完善。建成新一代信息通信(5G)園區5個、智能終端產業基地5個、半導體元器件及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5個。四是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集群更加開放,集聚和配置全球智慧和資源,全面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五是骨干企業競爭力增強。培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獨角獸企業,打造細分行業領域“單項冠軍”企業。

  三、《行動計劃》提出重點任務和工程

  結合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主要從“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發展核心技術和重點產品、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構建科技創新型平臺、推動建立完善產業生態、提升國際化合作水平”六個方面提出產業發展重點任務;實施“穩鏈強鏈補鏈、新基建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硬件、半導體元器件、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六大工程。

  (一)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以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為契機,繼續做強做優珠江東岸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帶,推動粵東西北地區主動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發展配套產業,帶動粵東西北協同發展。二是發展核心技術和重點產品。開展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解決我省“缺芯少核”問題。鼓勵傳統電子信息制造企業轉型開發智能傳感器與NB-IoT、LTE CAT1、5G等無線終端模組深度融合的新型電子產品。三是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壯大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骨干企業實力,引進國際領軍企業,培育具有創新引領作用的“獨角獸”企業,打造行業領域“單項冠軍”“小巨人”企業。四是構建科技創新型平臺。支持龍頭企業和研發機構牽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承擔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研發。五是推動建立完善產業生態。構建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引入“揭榜掛帥”,發揮我省智能終端市場優勢,開展芯片設計企業與終端應用企業對接合作,打造“芯屏器核”的全產業生態體系。六是提升國際化合作水平。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支持既有技術核心競爭力,又有資本運作能力的“專精特新”電子信息制造業龍頭企業實現國際化布局、全球化發展。

  (二)六大重點工程

  根據《行動計劃》中的目標和重點任務,結合我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正在實施的和未來要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進行梳理。主要瞄準六項重點工程:

  一是穩鏈強鏈補鏈工程。在超高清視頻、新一代通信與網絡、軟件、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推動企業加強研發攻關,完善上下游配套,補齊產業鏈短板,打造全產業生態。二是新基建支撐工程。加快5G、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建設。省市共同推進省級5G產業園區建設,支持創建各具優勢的5G產業園區。三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硬件工程。推進計算機整機、外部設備及耗材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組織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攻關、適配合作,突破芯片、應用服務器、辦公套件等電子信息產品,加快產品迭代升級和應用推廣。四是半導體元器件工程。做大做強集成電路設計業和高端封裝測試業,補齊集成電路制造環節短板,發展相關裝備和原材料產業,打造國際領先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五是智能終端工程。開展前沿先導技術研發和重大戰略產品研發,提升智能終端產業聚集水平和整體協作能力,建設全球手機及新型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六是人工智能工程。圍繞高性能計算架構、遺傳算法、高級機器學習、量子智能計算等關鍵核心領域加強粵港澳三地人工智能領域研究合作。建設“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增強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

  四、《行動計劃》保障措施

  《行動計劃》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從四大方面提出了推進措施和著力方向。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依托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探索建立非盈利性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促進機構。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優化各項政策資源,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扶持力度,對引進標志性重大項目按“一事一議”方式進行支持。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持產業集群創新發展。三是加強人才隊伍支撐。支持高校聯合重點企業、重點園區探索建立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和骨干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的長效機制。四是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地區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積極發揮港澳創新研發能力強、我省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作。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