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府11月7日召開發布會,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民營經濟十條”)。12月底前,全省實現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廣州、深圳率先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平均審批時限壓減至100個工作日內。
“民營經濟十條”共10個方面、59個政策點,重點圍繞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降低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健全民營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培養和引進人才、強化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方面推出了一批針對性更強、支持力度更大、更加務實管用的新舉措。
其中,為推進開辦企業便利化,廣東省將于11月底前實現開辦企業“一窗受理”業務,12月底前實現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內。為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在12月底前將省天然氣管網公司電廠用戶的代輸價格降至0.15元/立方米,其他用戶代輸價格降至0.2元/立方米。為對民營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民營企業與其他類型企業按同等標準、同等待遇參與PPP項目。為完善公共服務,將上線全國首個商標維權援助平臺,設企業首席服務官“一對一”解企業難題,民營企業辦檢驗檢測“最多跑一次”,民營企業外地人才子女可享受“免試就近入學”。
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廣東民營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盡管今年國內外發展環境錯綜復雜,廣東每天仍平均新增近8000家民營經濟單位,全省民營經濟單位今年首次突破1000萬大關,超1071萬個。今年1—8月,廣東民間投資增長10.6%;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增長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