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廣東發布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 : 2016-05-27 15:15:45 來源 : 南方日報
【打印】 【字體:

廣東發布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

家庭醫生簽約率:今年15% 明年30%

  26日,廣東省政府網站發布了《廣東省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省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合理有序的就醫格局基本形成。

  分流患者??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方案提出,三級醫院逐步減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普通門診,分流慢性病患者,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慢性病醫療機構。

  根據方案,廣東將推動專家、名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診療服務或到基層開辦醫生工作室,逐步降低大型醫院門診比例,鼓勵大型醫院逐步取消門診。此外,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醫生集團、名醫診療中心。整合二級以上醫院現有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診斷、血液凈化機構及消毒供應中心等資源,并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慢性病醫療機構開放。

  分級診療制度需要醫療衛生信息化體系的支撐。方案提出,爭取到2017年,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項目基本覆蓋全部二級、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到2018年,建成三級甲等醫院和縣級醫院有效對接的遠程醫療平臺,并逐步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到2020年,爭取建成10所網絡醫院和10所智能化護理醫院。

  方案提出,廣東要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費主要由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分擔,有條件的地方財政可予以適當支持。到2016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5%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左右,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左右。

  此外,還要落實急慢分治制度,急危重癥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對于慢性病患者以及結核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管理需求,由基層醫療機構與綜合醫院的分工協作。

  強化基層??鼓勵醫護人員到基層開辦診所

  方案提出,要實施縣級公立醫院專科特設崗位計劃,設置重癥醫學科、急診、婦產科、兒科、外科、影像、病理診斷等專科特設崗位,聘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豐富臨床一線工作經驗、能熟練診治本專科疾病、對專科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優秀人才到縣級公立醫院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出,要簡化個體行醫準入審批程序,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護士到基層開辦個體診所、護理站。

  為多渠道培養全科醫生。方案提出,開展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規范化培訓、農村衛生人才訂單定向培養、在崗醫師崗位培訓等項目,到2020年,實現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達到3名以上。

  方案還提出,在具備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開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限制。到2016年,各縣(市)至少有一家醫院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到2017年,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廣東還將實施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掃尾工程和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2017年底前,粵東西北地區鄉鎮衛生院全部達到國家建設標準上限,2018年底前,粵東西北地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標全覆蓋。

  醫保調控??轉診住院可連續計算醫保起付線

  為保障分級診療順利實施,方案提出,要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強化醫?;鹗罩ьA算,全面開展基本醫療保險付費總額控制,實行門診統籌按人頭付費、住院和門診特定病種按病種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式付費方式。

  此外,適當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支付比例,對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慢性病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

  方案還提出,合理制定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合理提高診療、手術、中醫、康復、護理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推進公立醫院實施按病種、按服務單元收費等多元化收費模式。

  根據方案,廣東將通過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強費用控制等手段,引導二級以上醫院向下轉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動承擔疑難復雜疾病患者診療服務。南方日報記者李秀婷

  2017年廣東省分級診療工作考核評價標準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9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65%。

  2.每30萬人口縣(市)至少擁有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二級婦幼健康服務機構,縣域內住院率達到90%左右。鼓勵醫療資源富余的縣級醫院向康復、護理為主體的機構轉型。

  3.每萬名城市居民至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擁有1名以上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4.居民2周患病首選基層醫療機構的比例≥70%。

  5.完成遠程醫療平臺軟件開發、硬件采購、系統部署工作,覆蓋50%以上的縣(市、區)。

  6.結合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項目,建立分級診療管理信息系統,基本覆蓋全部二、三級醫院和8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7.三級和二級醫院向康復、護理等慢性病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人數年增長率10%以上。

  8.全部縣級醫院與三級醫院,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二、三級醫院建立穩定的技術幫扶和分工協作關系。

  9.城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診療和管理率達到40%以上。

  10.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站占同類機構之比分別達到98%、95%、91%、8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同類機構診療總量比例≥30%。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