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四份重磅文件密集發布 聚焦廣東工業關鍵領域紓解企業困難 中小微企業水電氣緩繳期可延至12月底

時間 : 2022-09-06 10:03:5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日前,廣東出臺穩工業“1+3”系列增量政策,聚焦工業關鍵領域印發了四份重磅文件,分別是《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下稱“穩工業2.0”),《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廣東省硅能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和《工業設計賦能廣東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三項行動。

  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系列增量政策針對近期我省工業經濟運行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系統總結梳理國家、兄弟省份相關政策措施基礎上,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謀劃制訂相關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

  梳理發現,“穩工業2.0”是促進工業整體平穩發展的增補綱領性文件,三項行動則是針對細分領域的具體舉措,合力紓解企業經營困難,補齊廣東產業鏈短板,培育布局新興產業。

  促開工、保達產

  加大對制造業重大項目跟蹤服務

  “穩工業2.0”政策主要分為7個方面的措施,包括降低成本、提振消費、抓好工業投資和重大項目、加大招商、紓困中小企業、內外貿一體化以及支持企業壯大。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4%,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但與此同時,受疫情和當前復雜國際局勢等因素影響,我省在穩工業及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上也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正是在此背景下,廣東繼發布“穩工業32條”“助企25條”“穩經濟131條”后再出實招促進工業平穩增長,目標就是要牢牢把握三季度關鍵期,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降低企業成本和提振消費需求方面,“穩工業2.0”政策提出要貫徹落實好國家各項減稅政策,確保應享盡享。對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繳費的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緩繳期可延續至2022年12月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同時,鼓勵各地加大力度積極開展汽車、消費電子產品等工業產品促銷活動,以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產品予以補貼,鼓勵各地對符合條件的優質直播電商服務機構予以獎勵。

  抓好工業投資和加大招商引資,是穩工業的重要環節。政策提出實行“省市聯動、分級負責”的跟蹤服務機制,省級負責投資5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重大項目跟蹤服務,各地市負責投資50億元以下的制造業重大項目跟蹤服務,全力促開工建設、保投產達產。2022年全年推動85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建設5G基站5.2萬座。全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工業園區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政策強調要全力紓解企業資金困難,完善無還本續貸機制,支持銀行機構向中小微企業發放循環授信、隨借隨還的貸款,排查處理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拒絕或遲延支付制造業中小企業款項。

  此外,“穩工業2.0”提出要全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建立RCEP鼓勵性義務探索清單。全力服務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加快實施“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三大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和“百千萬計劃”,引導國有企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投資力度。

  到2025年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營收將超5900億元

  廣東省作為全國汽車生產和消費第一大省,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明顯,但也存在汽車產業“整零比”偏低、零部件企業綜合競爭力有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數據顯示,廣東汽車產業“整零比”為1∶0.78,相較汽車工業發達國家1∶1.7的整零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針對短板問題,《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省汽車產量突破430萬輛,實現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1.25萬億元,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超5900億元,“整零比”達到1∶0.9,車規級國產芯片當年應用總量比例系數達20%。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為我省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提供核心支撐。

  在園區、平臺、基金等方面構建三大發展載體方面,方案提出建設5個左右省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區,打造一批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推動設立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支持關鍵核心汽車零部件企業擴大生產、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鼓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汽車零部件項目提供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和短期流動性貸款。

  在筑牢六大關鍵環節基石方面,聚焦動力總成、底盤系統、智能網聯、車身系統、工業軟件、倉儲物流等,提高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尤其受到關注。

  按照方案,廣東接下來將持續發展壯大智能網聯。一方面,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車規級高精度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汽車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增強汽車電子相關技術、產品的跨車型適配性和跨產業通用性。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展汽車芯片應用推廣示范,加快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笔」I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東文表示,廣東將開展汽車芯片戰略儲備,探索建立汽車芯片金融保險保障機制,突破汽車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關鍵環節。

  發布全國省級層面首個硅能源產業行動計劃

  近年來,基于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的旺盛需求,硅能源產業興起并快速發展。

  作為全國省級層面首個推動硅能源產業發展的行動計劃,《廣東省硅能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力爭到2025年硅能源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百億企業3—5家,將我省建設成為我國硅能源產業集群高地。

  具體而言,在加快培育硅能源產業生態體系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從基金、園區、平臺、人才和電力消納五個方面打造產業發展支撐載體,優化硅能源產業發展的環境。聚焦關鍵領域,行動計劃從光伏制造、儲能電池、光電器件、能源管理器件、數字能源等十個領域構建產業發展基礎,形成產業鏈支撐格局。

  在加大硅能源產業布局方面,廣東將加大對重大項目建設、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產業基地建設等支持力度,吸引重點企業、優秀團隊落戶廣東。在投資促進方面,廣東將綜合運用信貸、基金、保險等金融工具,引導社會資本聚焦產業鏈重點環節開展投資,鼓勵支持優勢企業上市掛牌,打造與硅能源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金融鏈。

  光伏產業是硅能源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介紹,廣東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開發并舉,大力推廣光伏發電應用,因地制宜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項目,鼓勵發展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復合型光伏發電項目?!巴瑫r,積極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和整縣屋頂光伏試點建設,鼓勵光伏在交通、通信、數據中心等領域的多場景應用?!?/p>

  《工業設計賦能廣東行動方案(2022—2025年)》則提出了產業支撐賦能、工業設計粵東粵西粵北行、設計高地打造、設計生態構建等4項主要任務,加快推動設計成果產業化,提升我省制造業的內生動力。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