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方案》發布 推動建設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園

時間 : 2021-10-29 09:24:2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構建世界級知識密集產業體系,中新廣州知識城將打造創新賦能的集成電路產業鏈。28日,廣東省政府官網發布《〈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透露了上述信息。

  《實施方案》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引擎、構建世界級知識密集型產業體系、打造全球知識產權高地、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綠色智慧型創新城區和強化保障等7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

  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引擎,《實施方案》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其中,在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成果評價、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試。實施政府資助項目團隊帶頭人全權負責制,賦予戰略科學家、產業頂尖人才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內部機構設置權。支持科研人員、創新人才雙向柔性流動,允許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按規定到知識城兼職、掛職取得報酬。

  在構建世界級知識密集型產業體系方面,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產業,打造高端前沿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鏈、創新賦能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推動建設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園和智能傳感器產業基地,集聚芯片設計、制造、材料、裝備和配套產業項目,支持廣東省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公共服務平臺落戶知識城。

  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完善知識密集型產業服務體系。比如,規劃建設知識城金融云谷、中國風險投資知識城大廈,推動設立亞洲金融創新研究院,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

  創建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

  為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實施方案》還提出,支持知識城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支持知識城率先復制推廣海南自貿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一批系統性集成性強、效果好、風險可控的改革創新試驗成果,申請設立特殊綜合保稅區。

  同時,做好知識城科創企業開設自由貿易(FT)賬戶工作,探索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資產轉讓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知識城依法發起設立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中新廣州知識城還將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及時把營商環境改革成果制度化。比如,探索開展“綜合性授權”改革,將省級管理權限除確需省統籌管理的事項外,以清單方式全面授權或委托知識城依法行使,爭創國家層面營商環境改革相關試點。

  《實施方案》還提出,在知識城試行綜合性許可改革,將一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一張“綜合許可證”,允許部分審批事項在區平臺進行優化調整,實現“一套系統、一個流程”完成審批。

  《實施方案》明確,今后省出臺的政策,對企業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優于本方案相關規定的,知識城按照“政策從優”原則按有關規定推廣適用。

  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

  《實施方案》還提出,建設國際人才自由港,積極探索人才自由流動等先行先試政策,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為符合條件的外籍人員辦理R字簽證和提供出入境便利。按程序賦予知識城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審發權限和外籍及港澳臺高層次人才認定權限。

  對知識城引進的外籍首席專家和科技領軍人才,經認定后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攜運進境且列入清單的科研、教學物品和自用物品實施進口免稅優惠政策。對符合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的高端緊缺人才給予財政獎勵。

  為吸引更多人才前來,中新廣州知識城將建設綠色智慧型創新城區。其中,加快建設知識城南方醫院等高水平醫院,推動相關專科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高質量構建15分鐘醫療服務圈。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在知識城設立研究院、研究生院,支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知識城校區)、廣州實驗中學等擴大招生自主權。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