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正式頒發 180個項目(個人)獲表彰

時間 : 2021-05-21 09:03:4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5月20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突出貢獻獎1人,自然科學獎23項,技術發明獎11項,科技進步獎142項,科技合作獎3人,合計180項(人)。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等作為主要完成人的“新發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與臨床診治”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獲突出貢獻獎。

  “分析獲獎項目可以看出,我省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批面向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獲獎項目(人)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達126個,占70%,可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穩健?!睆V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

   更多成果實現“從0到1”突破

  線粒體信號是如何調控細胞命運的?為什么許多腫瘤在癌變早期就發生轉移?中科院廣州健康院劉興國、中山大學黎孟楓分別牽頭完成的“線粒體信號調控細胞命運研究”“高發惡性腫瘤的信號網絡調控失衡機制及新診治靶點的研究”均入選2020年度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近年來,像這類瞄準國際科學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原始創新成果,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在獲獎項目中,自然科學獎有23項,占比達到12.8%,“這些項目充分展現了我省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笔】萍紡d有關負責人說。

  以黎孟楓教授牽頭完成的項目為例,項目首次提出“腫瘤細胞炎化”的概念并闡述關鍵表型和調控機制。專家認為,項目原始性創新突出,推動了實驗腫瘤學和實驗病理學等學科的發展,為高發惡性腫瘤的早期和晚期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除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外,廣東近年來還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不斷發力,奮力甩掉“卡脖子的手”,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從獲獎項目來看,有一批面向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突破,也使廣東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高端阻容元件領域,以前一些國際最新技術,不但在其剛推出市場時對我們嚴密封鎖,即使在進入微利階段后仍然開出‘天價轉讓費’,這警示我們自主創新的重要性,要將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睆V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付振曉說。他帶領團隊完成的項目攻克了超微型片式阻容元件關鍵技術,獲得2020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科技助力廣東生產全國80%口罩機

  當前,我國正大力推動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接種,國產高質量疫苗的成功研發,是科技抗疫的生動注腳。

  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抗擊疫情科研攻關中,廣東充分發揮已有技術平臺和專家隊伍優勢,多家單位開展應急科技攻關,涌現了一批在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

  此次獲獎項目中,有4項與疫情防控緊密相關,涉及科學防控策略、臨床診治方法、防護用品生產、檢測采樣技術等多領域。

  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鐘南山院士等人完成的“新發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與臨床診治”項目為例,該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圍繞防控策略、致病機制、診斷技術、精準治療、快速檢測、預警預測等方面,鐘南山院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探索應對重大疫情的科學防控與診治,取得系列創新成果及突破。

  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果被及時轉化至臨床實踐與疫情防控,為疫情防控決策提供了重要佐證,為我國乃至全球抗擊疫情提供了重要理論與實踐依據,有效遏制了國內疫情,推動了復學、復工、復產順利、有序開展,在抗擊疫情中作出重大貢獻。

  此外,由廣東工業大學王成勇教授等人完成的“高質高效醫療防護制品制造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突破了醫療防護制品制造裝備核心技術瓶頸,助力廣東生產全國80%口罩機,在全球50個國家應用,推動了醫療防護制品裝備行業進步。該項目此次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沒有代表性論文專著,這也體現著廣東科技獎評審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堅持“唯學術、唯貢獻”的評價標準。

  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唱主角、挑大梁

  “作為電力工控領域的首款專用芯片,這一成果將有助于補齊短板,做強廣東產業鏈,帶動形成芯片設計和制造產業集群。”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信心十足地表示。

  經過8年努力,李鵬及其團隊完整設計開發了我國第一款電力專用主控芯片——“伏羲”系列芯片。如今,項目成果已在多個行業中規?;瘧貌⒊隹谥?0余個國家,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1.5億元。

  “該成果標志著我國電網核心裝備邁向完全自主可控,推動了繼電保護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睂<以u價道。

  上述項目是企業牽頭完成的獲獎項目的典型代表。翻閱2020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可以看到許多企業的名字。據統計,在180項獲獎項目(人)中,由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項目總數達126個,占獲獎項目總數的70%,足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穩健,在廣東科技創新中唱起主角、挑起大梁。

  目前,廣東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5.3萬家,居全國第一;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均超千家,居全國第一,這些都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企業研發機構、完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等舉措,廣東持續優化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大力推動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笔】萍紡d有關負責人說。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