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建設金融強省 要把握服務實體經濟主線

時間 : 2021-05-19 09:16:2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規劃綱要》)中,首次將金融內容獨立成章。根據《規劃綱要》,廣東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導向,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臺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就《規劃綱要》提出的新思路進行分析。他認為,要下大力氣建立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的現代金融體制。提高金融在支持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金融軟規則方面有制度性機制性的根本突破。廣東攜手港澳三方發力,深化跨境金融合作,增強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

  下大力氣建設現代金融體制

  南方日報:《規劃綱要》提到,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左右。廣東如何進一步增強金融的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地位?從金融大省到金融強省,要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任志宏:《規劃綱要》金融篇的第一句話就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導向”。當前,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已達9%左右。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0%左右,這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數字。從金融大省到金融強省,廣東要在以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下大力氣建立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的現代金融體制。提高金融在支持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金融軟規則方面有制度性機制性的根本突破。廣東攜手港澳三方發力,深化跨境金融合作,增強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

  二是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線。廣東是制造業大省,制造業面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此次公布實施的大力實施“金融+”工程,就是非常好地把握住了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脈絡和業務痛點問題。

  進一步強化科技與金融融合度

  南方日報:從《規劃綱要》看,廣東對金融發展有哪些創新思路、新考量?

  任志宏:一是進一步強化了科技與金融的融合程度。我關注到,《規劃綱要》將“科創金融”代替“科技金融”,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一字之差體現了金融對于科技創新理念的全新認識和提升。金融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已不再局限于科技本身的單一鏈條,已全面融入科技創新生態圈之內。廣東聚焦科創企業發展的系統性融資問題,定制服務科創的融資服務模式,大力推進科創金融建設,優化科創企業融資環境,更好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二是高標準建設現代金融市場體系?!兑巹澗V要》提出,要高標準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打造完整期貨產業鏈,完善期現貨聯動的期貨交易市場體系,建設期貨交割庫,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證券交易所。這些對于金融大灣區金融制度規則有效對接國際非常重要。

  通過數字化解決區域金融不協調問題

  南方日報:《規劃綱要》提出,要優化區域金融資源配置,強化金融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支持力度,推動形成協調有序、錯位發展的金融空間布局。廣東應如何進一步優化金融空間布局?

  任志宏:首先要處理好廣深雙城競合關系,突出合作互補性發展是主要發展方向。廣州、深圳兩個城市產業背景和城市發展底蘊具有不同的城市發展底色,不要以低效競爭來沖抵兩個城市的金融發展動力。提升廣深兩個中心城市的金融發展能級,對于廣深都非常重要。

  其次,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兩地雙城在國家戰略高度上攜手打造港澳共建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輻射帶動珠江東西兩岸各市優勢互補,同時盡最大力量補齊粵東粵西粵北金融短板,構建梯度協調、錯位發展的金融空間布局。通過數字化金融發展的契機帶動珠三角配套建設特色功能區以及粵東粵西粵北優化金融生態,有效開展普惠金融,堅決杜絕金融對于不發達區域的“虹吸效應”,縮小粵東粵西粵北與珠三角地區金融發展差距,實現全省金融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

  推動政府數據開放 大力發展數字金融

  南方日報:《規劃綱要》提到,要推動金融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在全國各地均發力金融數字化的背景下,廣東金融數字化發展有何優勢?哪些方面可形成突破口?

  任志宏:廣東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等一直領跑全國。金融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也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數字金融發展這一全新的賽道上,廣東在金融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方面要以更大的勇氣解決好體制、機制和發展環境問題,繼續領跑全國。要發揮廣東市場經濟發展發育優勢,營造支持金融科技發展的良好生態,推動政府數據規范有序開放共享,建立健全數據權屬、公開、共享、交易規則,實現數據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規范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數字貨幣是一個全新的金融發展生態場景,當前要大力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應用創新,在風險可控條件下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方面可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好政策資源,打造國際領先的適合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政務服務和產業生態,高水平建設金融科技發展集聚區,培育金融科技領軍企業。鼓勵金融機構深挖科技創新潛力、加大數據融合力度,提供更加精細化、人性化、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大力增強跨境金融創新力度

  南方日報:在實施更高水平金融開放方面,廣東肩負哪些使命?應如何進一步提升金融開放水平和能力?

  任志宏:廣東擔負著中國金融改革開放排頭兵、領頭羊的角色。打造國際金融樞紐的重大機遇,進一步提升金融開放水平和能力方面廣東應做好以下文章:

  一是大力提高金融供給質量。廣東目前還存在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帶來的金融與實體經濟錯配、消費擴容和供給結構優化減速、創新活力受限等問題,需堅持開放、穩定、創新和優化發展,賦能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和新需求激活,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是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積極推動粵港澳金融融合發展,強化國際金融交流,實現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推進基礎性制度變革,優化融資結構。

  三是實施更高水平金融開放。大力增強跨境金融創新力度。完善跨境人民幣業務配套政策體系和產品服務體系,持續提高跨境人民幣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率先在大灣區探索豐富人民幣計價、結算功能。推動率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運行規則和制度體系,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增強中國金融發展實踐道路自信。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