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廣東出臺一系列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舉措 2021年起彩票公益金55%以上用于養老服務建設

時間 : 2019-11-22 08:49:3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日前,我省印發《廣東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提出加快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推動機構養老提質增效、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等8個方面共27條措施,明確未來3年我省養老服務發展的時間表。

  根據《若干措施》,到2020年,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的城鎮社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到2021年,各地級以上市至少建有1家設有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或中醫院等的養老機構;到2022年,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基本建成,居家社區養老緊急救援系統基本建立;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

  2022年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90%以上

  《若干措施》提出,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力爭到2022年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鄉鎮至少建有一家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同時,推動機構養老提質增效。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揮公辦養老機構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兜底保障作用,重點為特困人員、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托養服務。2020年底前,各地市要制定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辦法;2022年底前,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有1間符合三星級以上標準,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

  發展醫養結合是提高養老機構醫療服務水平,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一環?!度舾纱胧访鞔_,部分養老機構舉辦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到2020年,各地要普遍建立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預約就診、雙向轉診等合作機制。

  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標準聯盟

  針對目前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市場活力未充分激發、人才短缺等問題,我省推出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減稅降費、強化土地供給、推進設施配建等扶持政策。

  在隊伍建設方面,支持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推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2020年至2022年全省每年培訓4萬名養老護理員及養老管理人員。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場所用電、用水、用氣享受居民價格政策。到2022年,全省各地新建住宅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100%達標。

  加強粵港澳在養老服務人才、資金、項目、標準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養老服務標準聯盟,加強粵港澳三地養老服務人才交流互訪和培訓。運用技術手段,加快可穿戴、便攜式監測、居家養老監護等智能養老設備的研發、創新和應用。鼓勵多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發展,創新養老服務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在完善保障機制方面,各地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養老服務工作機制,積極推行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加強基層養老經辦服務能力。自2021年起,各級政府要將本級用于社會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資金比例用于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