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媒體評論:穩妥有序推進廣東高考改革

時間 : 2019-04-24 08:16:0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4月23日,備受關注的《廣東省深化普通高??荚囌猩贫染C合改革實施方案》發布,標志著廣東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居于龍頭地位。從2014年開始,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在一些試點省市先后啟動,廣東是第三批試點省市之一。總體上看,廣東現行的高考方案在維護教育公平、選拔合格人才、實施素質教育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仍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特別是“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問題,已經難以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健康成長的需要。因此,深化廣東高考綜合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直面問題、掃除障礙、激發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色。新一輪廣東高考綜合改革,以促進公平、科學選才、全面發展為基本價值導向,就是要向“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頑瘴痼疾動刀子、下狠手。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種、大力推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本科高??荚囌猩蛯?聘咝?荚囌猩m當分開、本科高校招生考試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設置、高職院校招生錄取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透過這些改革舉措,不難看出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不是一次細枝末葉的修修補補,而是要真正改變高考指揮棒,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構建起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廣東高考改革是一場綜合改革、系統改革、全面改革。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還是學生和家長,都要從“指揮棒變了”的高度準確把握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因為指揮棒變了,學校教學就要進行相應改革,讓學生享有更大的自主權,改變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加強高校與高中階段學校協同育人工作。因為指揮棒變了,學生就要盡快適應新的考試錄取模式,合理選課走班,培養自主選擇和發展能力,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因為指揮棒變了,家長也要調整對高考的認知與期待,轉變傳統高考模式下對高分數的單一追求,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選科,注重孩子的傳統美德教育、家庭教育,引導孩子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高考改革關乎教育改革全局,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會遇到新的問題和挑戰。比如,賦予學生更大選擇自主權之后,學生會不會出現選擇困難。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此曾有過形象比喻:“就像我們有些同志開車,到停車場去,一個車位就搶著去停,很多車位就不知道停在哪個了,要費一番思量,選擇成本就會上升。”再比如,簡單的課程會不會選的人多,而難度較大的課程會不會選的人少。這在此前一些高考改革試點省市已經出現過。要知道難度較大的課程往往都是基礎性課程,恰恰是需要加強的,所以需要未雨綢繆,設計好選修難度系數。問題總是與改革相生相伴,改革也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的,這同樣是高考改革無法避免的。

  廣東高考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將按照新高考模式進行考試和招生錄取。穩妥有序推進廣東高考改革,既要深刻認識這場改革的必要性和現實性,也要充分認識這場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正確引導合理預期,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妥善解決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