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廣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切實扛起經濟大省勇挑大梁政治責任,推動一攬子惠企業益民生政策精準落地,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一、工業生產增速小幅回升,重點行業增長加快
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4%,增速比1—4月提高0.6個百分點。分門類看,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9%,采礦業下降6.7%。分行業看,全省在產的行業大類增長面53.8%。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6%,增速提高3.8個百分點;煙草制品業增長29.0%,增速提高4.5個百分點;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長8.5%,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0%,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7.0%,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8.2%。
二、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工業投資維持高位運行
1—5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分領域看,工業投資維持高位運行,完成投資增長24.0%,其中,采礦業投資增長111.8%,制造業投資增長20.6%。制造業新動能投資較快增長,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3.6%,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20.7%?;A設施投資增長11.4%,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4.2%,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9.9%。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8%,降幅比1—4月收窄0.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6.3%。
三、市場銷售增速持續加快,線上消費較快增長
1—5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1—4月提高0.8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增長5.6%,餐飲收入增長31.7%。分商品類型看,基本生活類、中西藥品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0.7%,煙酒類增長12.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4%,中西藥品類增長9.6%。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增勢持續,其中,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15.2%,金銀珠寶類增長6.0%,書報雜志類增長9.5%,通訊器材類增長12.4%。5月以來,各大電商平臺加大促銷力度,并伴隨電商平臺“618”促銷預熱活動開啟,1—5月,全省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5.8%,增速加快1.3個百分點,拉動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長4.9個百分點。
四、交通運輸持續恢復,客運增長勢頭明顯
1—5月,全省貨運量同比增長3.3%,增速比1—4月提高1.0個百分點。其中,水路、民航貨運量分別增長7.7%、6.4%。貨物周轉量增長4.2%,增速提高1.4個百分點。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6.6%,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下降2.1%,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1—5月,全省客運量增長72.2%,增速比1—4月提高5.8個百分點,其中,鐵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分別增長104.3%、364.2%和135.9%;旅客周轉量增長112.9%,增速提高14.2個百分點。
五、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略有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下降
1—5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0%,漲幅比1—4月回落0.2個百分點。5月當月,CPI同比上漲0.3%,漲幅比4月回落0.3個百分點。1—5月,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0.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下降1.3%。5月當月,PPI同比下降2.3%,IPI下降3.8%。
附注
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分類項目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除特殊說明外,均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由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產品產量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統計范圍盡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一是統計單位范圍發生變化。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影響。二是部分企業集團(公司)產品產量數據存在跨地區重復統計現象,根據專項調查對企業集團(公司)跨地區重復產量進行了剔重。
2.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范圍是從事商品零售活動或提供餐飲服務的法人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戶。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單位)、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單位)、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
由于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單位)范圍每年發生變化,為保證本年數據與上年可比,計算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等各項指標同比增長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數與本期的企業(單位)統計范圍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數據存在口徑差異。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業(單位)達到限額標準納入調查范圍,同時也有部分企業(單位)因規模變小達不到限額標準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開業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單位)的影響。
4.旅客(貨物)運輸:鐵路、民航、管道運輸量來源于境內各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企業;公路和水路運輸量來源于省交通運輸廳統計調查數據。港口:來源于省交通運輸廳聯網直報港口企業。
5.居民消費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6.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