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數據要聞

今年上半年廣東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0.5%

時間 : 2021-07-22 08:59:4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7月21日,省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廣東經濟運行簡況顯示,廣東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上半年,廣東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精準實施宏觀政策,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生產需求繼續回升,新動能快速成長,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睆V東省統計局副局長王麗瑩表示。

  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7226.31億元,同比增長13.0%,兩年平均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063.85億元,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2267.19億元,同比增長15.7%,兩年平均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2895.26億元,同比增長11.6%,兩年平均增長5.7%。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分析認為,廣東投資增長比較快,財政狀況比較好,整個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未來應該在高技術產業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助力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看產業??戰略性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

  從農業生產看,上半年,廣東春收糧食產量64.6萬噸,同比增長0.6%,園林水果產量增長3.6%,豬肉產量增長42.7%,水產品產量增長5.4%。生豬產能恢復良好,二季度末,生豬存欄2037.11萬頭,同比增長42.2%,比一季度末提高5.9個百分點,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191.43萬頭,增長26.7%。

  農業助力穩住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工業增長則讓經濟復蘇基礎更加穩固。

  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兩年平均增長5.3%。制造業生產穩步恢復,增加值同比增長18.3%,兩年平均增長4.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40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一方面,支柱產業穩定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0%、31.1%、24.4%。據統計,上半年,全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共有企業16.12萬個,實現增加值2.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8.8%,比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傳統產業逐步恢復,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4%、24.0%和18.1%,兩年平均分別增長6.7%、1.8%和5.1%,增幅比一季度分別提高2.5個、1.4個和1.6個百分點。

  “廣東省作為中國的制造業大省,也是國際產業分工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廣東要進一步完善產業供應鏈,集中力量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實際上,在這方面,廣東同樣成效顯著。上半年,廣東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兩年平均增長5.0%;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兩年平均增長4.2%。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建議,在新能源汽車、醫藥制造等新興領域,以及裝備制造領域,與江蘇、上海等省市相比,廣東省亟須精準發力,加快產業鏈完善和升級,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形成新的規模效應。

  在制造業復蘇和產業升級的背后,是金融活水的充分涌流。

  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其中制造業單位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6.1%,占制造業單位貸款余額比重42.5%,比上年同期提高9.3個百分點,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不僅如此,整個廣東服務業也呈現向好態勢。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1%,兩年平均增長10.3%。

  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董志強分析認為,廣東服務業實現較高的同比增長,一方面是接觸性服務行業穩步復蘇,另一方面是疫情倒逼的“線下+線上”結合的模式拓展和深化了服務的領域和內容,“下一階段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要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對傳統的服務業進行‘互聯網+’改造提升,創新服務業的形態和模式”。

  看市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3.8萬億元

  產業的恢復和發展,有力支撐了居民收入的提升和消費市場的復蘇。

  上半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9.6%,兩年平均增長1.4%。

  省統計局專家分析指出,農村市場恢復快于城鎮,零售額同比增長24.1%,兩年平均增長2.6%;城鎮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19.2%,兩年平均增長1.3%。

  從行業領域看,餐飲收入好轉,同比增長47.5%,兩年平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個百分點;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持續較快增長,金銀珠寶類、通信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2.3%、36.7%。

  “廣東需要在一些新興消費業態培育、消費場景打造、高品質商品上花功夫?!敝x來風認為,廣東可以進一步瞄準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推出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除了四個直轄市之外,廣州列入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名單,這將帶動廣東增加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吸引集聚國際品牌,培育發展新興消費,加快全省消費轉型升級”。

  消費復蘇的背后,是居民收入的穩步提升。

  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4元,同比增長13.6%,兩年平均增長7.8%。

  “從上半年數據看,廣東居民可支配收入有較大幅度增長,但兩年平均增長水平仍略低于疫情之前?!倍緩娬J為,可支配收入不僅關系到居民福利,也關系到地區經濟的消費能力,進而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皩^大多數人來說,就業是獲得收入的主要途徑,提升廣東居民收入水平,需要更加注重穩就業、保民生,特別是著力加快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p>

  在國內市場持續恢復的同時,海外市場的需求為廣東外貿提供巨大空間。上半年,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3.8萬億元,同比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7.5%。其中,出口2.3萬億元,同比增長26.9%,兩年平均增長7.7%;進口1.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兩年平均增長7.1%。

  貿易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上半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7.4%,占進出口總額比重52.6%,比一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

  “廣東是商品進出口大省,電子產品等在疫情以及國際貿易摩擦等沖擊下受到影響,但總體表現仍屬良好?!敝x來風建議,首先,廣東需進一步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在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加大生產和技術投入,盡快占領全球市場。其次,要在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上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和加快通關改革,以滿足國內外消費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再次,與北京、上海等地區相比,廣東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仍然較低,要充分利用毗鄰港澳優勢,率先探索跨境服務貿易的制度創新,提高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

  看動能??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24.8%

  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就必須不斷補足短板、做強長板。這在上半年廣東投資中得到充分體現。

  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7.7%。特別是,補短板投資力度持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0.8%、52.9%和0.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4.5%、39.6%和17.1%。

  陳鴻宇認為,從投資規模特別是投資額與GDP比重看,廣東的固定資產投資距離支撐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大空間,需要進一步提升投資規模,提升投資效益。

  不斷發力投資建設,補足短板的同時,廣東在培育新經濟上也不遺余力。

  上半年,廣東新經濟增加值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4.8%。

  從產業看,部分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2.4%、88.4%、230.8%。

  從新模式新業態看,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6%,兩年平均增長23.4%;網絡購物帶動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5.3%,實現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3%。

  “廣東省通過努力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使得龍頭產業能夠帶動產業升級,所以上半年經濟才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标慀櫽畋硎荆陆洕糋DP的比重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下一階段應該拓展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先進管理、先進資本的投放路徑,盡快落實到具體產業,從而提升全省經濟的效率。

  張永軍分析認為,廣東應該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好的優勢,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更好地在全國發揮帶動作用。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