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數據發布 > 數據要聞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金融篇發布 1953年到2018年廣東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

時間 : 2019-09-24 08:52:4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金融業增加值總量從1952年的1.63億元到2018年的7296.98億元,年均增量11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52年的5.5%提高到2018年的7.5%;從2006年起,廣東金融業增加值總量連續在全國保持首位。

  23日晚,省統計局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金融篇(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東金融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充分發揮金融在資源配置、調節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作用,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對GDP貢獻率提高1.5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1953—2018年,按可比價格計算,廣東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金融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從1953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3.4%,提高1.5個百分點。

  特別是2013—2018年,廣東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高于同時期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2.9個百分點,對地區生產總值的平均貢獻率為9.2%,位于國民經濟主要行業前列。

  廣東金融業規模擴大還體現在各細分領域蓬勃發展,并在全國占據重要位置。

  在銀行業方面,截至2018年,全省銀行業總資產規模達235547.61億元,凈利潤達3006.68億元;2017年,銀行業增加值4328.25億元,增長11.9%,占金融業比重70.7%。

  在證券業方面,截至2018年末,證券業(包括證券、基金和期貨)總資產達19971億元;上市公司588家,居全國首位。2017年證券業增加值1139.96億元,占金融業比重16.6%。

  在保險業方面,截至2018年末,保險業總資產13038億元。2017年,廣東保險業完成增加值717.07億元,增長15.0%,占金融業比重10.5%。

  存貸款總量分別占全國11.4%和10.2%

  近年來,廣東金融“活水”為發展實體經濟提供重要支撐,特別是在不斷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取得良好成效。

  2018年,廣東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2502億元,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比重的11.7%,創歷史新高。截至2018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為208051.16億元和145169.39億元,均居全國第一位,在全國存貸款總量的占比分別達11.4%和10.2%;人民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分別比1978年增長2810倍和1277倍,年均增長22.0%和19.6%。

  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報告》顯示,2018年末,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增長27.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貸款同比增長16.9%,民營企業貸余額同比增長11.4%,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2141億元,同比增長29.6%。

  個人消費貸款達9660億

  除了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之外,金融服務民生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廣東個人消費貸款達9660億元,同比增長25.1%;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417億元,增長36.1%。

  為提供更具效率和更具價值的金融服務,廣東率先實現移動支付多領域規?;瘧?,構建線上支付、移動支付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高效服務體系。2018年末,廣東理財產品余額3.83萬億元,法人信托余額1.8萬億元。

  與此同時,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增長,則有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廣東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已達17.32萬億元,占全國業務總量的23.5%,占全省全幣種跨境收支總額的24.9%。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內業務總量3.1萬億,占全省跨境業務總量的97.7%,增長47.8%;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生的業務量為5708.9億元,占全省業務總量的18%,增長44.3%。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