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教育領域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衡量高校育人成效的一大標準。近日,根據廣東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學校推出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和《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梳理其2020年的就業數據,發現就業率持續穩定,均高于全國高職院校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95后、00后畢業生升學意愿顯著增強,這要求各校更努力探索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初次就業率基本超過95%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的就業形勢,各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截至2020年9月1日的數據)等主要指標仍然達到了較高水準。尤其是疫情期間,各所學校大力促就業,最終取得了高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人才能被就業市場接納,這是衡量學校產教融合成效的標尺之一。
其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初次就業率為96.56%,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為64.73%,自主創業比例為3.1%。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初次就業率97.96%,就業率穩中有升,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81.34%,自主創業比例0.76%。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初次就業率為95.86%,理工農醫類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93.39%,自主創業比例1.07%。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初次就業率為96.64%,就職崗位與所學專業相關度為77.73%,理工類畢業生的專業相關度達到了88.68%,處于較高水平。
截至2020年12月15日,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總體就業率為95.42%,專業對口率為91.08%。建筑電氣工程技術、供用電技術、供用電技術(兩年制)、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兩年制)等4個專業(含方向)畢業生100%就業,有25個專業(含方向)初次就業率超過95%。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為98.13%,理工農醫類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89.52%。創業率為3.36%,創業率整體呈逐年遞增趨勢。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初次就業率為91.39%,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為85.54%,比2019年有所提升。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初次就業率98.46%。截至去年12月底,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6.51%,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5%。
畢業生留在學校所在地工作比例大
職業教育的一大特點是深入服務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學校的專業設置都會緊密對接區域重點產業,這導致畢業生留在學校所在地工作的比例大。據悉,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地區就業的畢業生比例達到86.80%,超過55%選擇留在廣州。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留在當地就業的人數占比75.58%。廣東水利電力職業學院則有96.89%的2020屆畢業生選擇留在廣東省就業。珠江三角洲地區依然是畢業生最為集中的就業地區,占81.72%。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有98.5%的人在廣東就業,畢業生就業量較大的城市為中山(54.8%)、廣州(13.9%)、深圳(10.8%)等。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留在廣州、深圳就業占比為60.08%。
在就業質量中,畢業生初次就業平均月薪較受關注,但受地域和行業影響較大。在這一數據上,各校表現有差異。例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處于領先位置,為5515元。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4772元。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為4521.61元,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4547.62元,土木工程系畢業生平均就業薪酬為5105元,在全校最高。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4746.84元。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為3941.6元,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分別為4107元、3972元。
就業發展趨勢:
95后、00后升學意愿顯著增強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表示,在企業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人數比例逐年減少,選擇其他就業形式的畢業生人數比例逐年增多。尤其是2020年,選擇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的畢業生比例迅速增長,可以看出,對于“95后”“00后”為主的畢業生群體,傳統的企業全職工作對畢業生的吸引力減弱,畢業生嘗試靈活就業為自己尋求更大的自由與更多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與往年相比,2020屆畢業生升學率增長較快,原因有兩個:第一,由于職業教育升學渠道貫通,高職生升學選擇增多,各本科院校也增加了專插本招生名額;第二,不少學生繼續參加升學考試獲得本科學歷,他們迫切希望提升個人知識水平、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從而獲取更好的就業機會。
在升學率方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達到20.89%。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15.64%。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的數據為14.14%。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為10.52%。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為14.3%。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11.77%。
不少學校預計,參加2021年廣東省專升本考試的畢業生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同時,這些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如何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將面臨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