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
第四次會議第2868號(統戰政協類
050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府函〔2021〕299號
蔣洪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融合發展的提案》收悉。經會同國務院港澳辦、共青團中央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融合發展各項工作,圍繞政策引導、實習交流、就業創業幫扶等方面,聯動港澳有關單位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搭建青年服務平臺、開展民生實事項目,引導港澳青年來粵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努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融合發展,取得較好成效。您提出的意見建議,對于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融合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我省將認真研究吸納。
一、關于制定青年人才融合發展普惠性政策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我省高度重視支持港澳青年人才在粵創業就業,把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支持港澳青年人才在大灣區發展作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政策支持和機制設計上為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給予引導支持。
(一)出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舉措。2020年6月24日,我省印發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管理辦法(試行)》,充分尊重港澳地區人才成長、評價、流動的實際情況,在考察、評價、薪酬待遇、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實現了政策創新突破,進一步促進了大灣區人才要素流動。同時,推動港澳人員與本地戶籍勞動者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將港澳人員納入就業扶持對象范圍,明確符合相關條件的港澳居民,可同等申領相關就業創業補貼;鼓勵企業吸納人才,小微企業吸納港澳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可按規定申領社會保險補貼;應屆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的,按每人30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在粵東西北地區就業的,一次性補貼標準為5000元;貫徹落實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2020至2023年底,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建設港澳青年服務體系。聯合港澳機構建設38家大灣區青年家園,依托廣東省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開通“港澳臺青年服務熱線”,線上線下構建港澳青年服務體系,為港澳青年提供信息咨詢、實習就業、創新創業、心理咨詢、法律援助和公益志愿等業務,協助解決他們在灣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困難;系統梳理廣東省涉港澳臺青年的政策措施及實用信息,編撰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資訊通》,初步建立起大灣區青年“政策庫”“知識庫”,進一步為港澳青年服務體系增效賦能。將來粵求職、工作的港澳人員納入基本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對象范圍,支持港澳人員使用居民居住證等有效證件辦理業務;大力推行人才優粵卡制度,整合優化人才高度關注的服務事項,將港澳高層次人才納入服務對象,目前累計為3378名高層次人才發放優粵卡,持卡人可享受落戶、子女入學、出入境、醫療社保、交通便利等14個方面服務保障;掛牌設立首批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推進國際人才服務標準化建設,吸引大量港澳人才來粵創新創業。
(三)構建全面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2020年8月,我省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工作的港澳臺專業人才申報評審職稱作出專門部署,完善港澳臺專業人才職稱申報評審機制,建立港澳臺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地職稱申報綠色通道,取得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后首次申報評審職稱,從事本專業對口專業技術工作滿一定年限,符合評價標準條件的可直接申報正、副高級職稱;明確在港澳臺或國外工作期間的專業技術工作經歷可作為有效工作經歷,取得的業績成果、公開發表的論文著作等可作為有效業績成果和學術成果。2019年11月,省有關部門印發《關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推進各領域粵港澳大灣區職業資格認可,促進港澳人才在大灣區內地便利執業。
二、關于進一步推進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溝通活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我省始終關心港澳青年人才,積極為港澳青年提供來內地交流學習、實習就業等多方面認識內地的機會。
(一)建立粵港澳組織對話協商機制。推動組建教育合作平臺,建立粵港澳高校聯盟及20多個專業聯盟,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產學研合作發展。團省委聯合具有凝聚力、影響力、號召力的近百家粵港澳青少年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聯盟,簽訂《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框架協議》,常態化開展資訊發布、項目合作、活動開展、話題討論等工作;建立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成員前往廣東省學生聯合會秘書處交流、學習、任職機制,制定《廣東學聯、粵港聯、粵澳聯協同合作“我為青年辦實事”工作清單》,聯合助力粵港澳青年大學生交流交往;建立省海外留學青年聯誼會境(國)內外學聯線上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會議,及時傾聽港澳學生聲音。
(二)助力港澳青年人才在粵實習就業。啟動實施“展翅計劃”港澳臺大學生實習專項行動,創新采用“先摸清需求、后開發配崗”工作模式,寒暑假累計吸引包括1569名香港籍大學生在內的2505名港澳臺大學生報名參加,募集1000余家機構3865個優質實習崗位,組織港澳臺大學生規?;瘉砘泴嵙晫嵺`;聯合香港青年組織實施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云實習計劃,面向灣區企業開發線上優質實習崗位近50個,在通關不便的情況下為香港青年創新提供線上實習機會。積極推動粵港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合作,開展香港青年廣東暑期實習計劃,積極搭建港澳青年在內地從實習到就業的橋梁;開發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智慧服務平臺,為在我省就業創業的港澳籍高校畢業生提供辦理線上求職、在線簽約、就業派遣等就業手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線上線下一體化智能招聘專場活動,768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3.6萬個就業崗位,助力港澳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三)開展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活動。我省以“青年同心圓”粵港澳臺青年交流合作發展計劃為統攬,開展各類交流項目1669個,累積覆蓋27.1萬人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創新交往交流的方式方法,省市聯動線上線下開展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云上過中秋”聯歡會、粵澳港臺青年企業家峰會、粵港青年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等活動,不斷增進港澳青年對祖國的向心力;以賽事為紐帶,連續舉辦3屆“創青春”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港、澳選拔賽,共發動425名港澳青年參加港澳選拔賽,向省賽推薦項目70個,向全國賽推薦項目19個;連續5年舉辦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在部分單項賽事專設港澳賽區,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攜項目來粵參賽和交流發展,豐富港澳青年來粵發展選擇。建立“中國青創板”港澳專區,篩選88個港澳項目上板展示,進一步搭建展示交流、資源對接和項目孵化的平臺。
下一步,我省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全力打造引才聚才亮點名片,持續優化我省人才宜居宜業環境,為港澳青年來粵就業就學、實習交流、創新創業等提供更大支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融合發展,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省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歡迎登錄我省政府門戶網站,了解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信息。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