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工信電子〔2020〕122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請徑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反映。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廣播電視局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
2020年9月25日
廣東省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
產業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落實國家有關部委支持廣東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的有關要求,加快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情況
(一)發展現狀。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主要包括設備制造、節目制作、傳輸服務、行業應用等領域和環節。近年來,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技術不斷升級發展,超高清視頻成為信息呈現、傳播、存儲的重要載體,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成為推動網絡技術、先進制造和信息消費發展的有力支撐。我省在全國率先發力4K產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舉辦中國超高清視頻(4K)產業發展大會、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成功開播全國首個省級4K頻道,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授予全國首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4K電視機產量、機頂盒產量、電視面板產能均位居全國前列。
(二)存在問題。我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仍存在產業鏈不夠完整、4K前端攝錄等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4K節目內容匱乏、市場化應用模式尚未完善等不足,制約了我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
(三)優勢與挑戰。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將有力帶動設備生產、內容制作、通信傳輸、終端制造、行業應用等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實現多方互惠共贏。我省利用信息基礎設施較完善、電子信息制造業發達等良好條件,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支持政策在我省先行先試,著力在補齊產業短板、打造特色產業標準體系、提升終端制造、豐富節目內容、網絡升級等各環節綜合施策,打造世界級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高地。
二、工作目標
到2025年,廣東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成效明顯,成為全國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先行區、示范區,形成規模領先、創新引領、結構優化的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
(一)保持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優勢。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上下游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建成3個以上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4K/8K電視機年產量達5000萬臺,4K/8K電視終端占比超過80%,超高清節目內容儲備超過3萬小時,成為全球重要的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生產制造基地、超高清視頻內容制作交易集散地。
(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前端攝錄設備、核心芯片、新型顯示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前沿新型產品發展活躍,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力爭打造2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6%。
(三)產業生態逐步完善。創建5個左右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園區,建設100個以上超高清視頻應用示范項目,形成完善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鏈體系,終端整機制造水平進一步提高,前端設備制造能力提升,配套產業同步完善,視頻內容供給豐富,網絡傳輸能力增強,行業應用普遍推廣,產業鏈各環節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建立完善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生態。
三、重點任務
?。ㄒ唬嫿ㄈa業鏈生態。緊抓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支持廣東省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契機,強化部省市聯動,以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鏈體系建設為核心,發揮終端整機、超高清顯示面板制造優勢,著力補齊超高清視頻產業鏈短板,構建技術標準體系、產業支撐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完善超高清視頻全產業鏈生態。依托超高清相關產業基地或龍頭企業,以省市共建的形式,分批次創建5個左右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園區,推動超高清面板、芯片、整機制造、內容制作產業集聚發展,引進重點項目落戶園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市場監管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產業技術與服務平臺創新能力。積極推進超高清視頻在核心芯片、節目內容制作、音視頻編解碼、信號傳輸、終端顯示及監測監管等關鍵技術環節取得突破,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加快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國家超高清視頻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建設廣州越秀區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小鎮、全球超高清視頻演示展示中心,打造國內一流、全球知名的超高清視頻產業制作應用示范基地。支持惠州建設國家光電產品質檢中心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等超高清視頻檢測認證載體,提升超高清視頻產業產品檢驗檢測能力和標準技術指標驗證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共服務平臺。(省科技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廣電局,廣州、惠州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協同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引,借助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資源,促進珠三角核心區超高清視頻產業各有側重、緊密協作。依托廣州、佛山、惠州打造世界級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廣州重點發展新型顯示制造、內容制作產業等,打造世界顯示之都、超高清視頻應用示范區、超高清視頻產業內容制作基地;佛山積極發展超高清應用產品生產;惠州重點發展終端垂直一體化制造,推廣擴大超高清視頻示范應用。深圳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為契機,重點發展核心器件、整機產品、關鍵技術及標準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高清視頻技術創新策源地。珠海、中山、東莞根據各自產業特點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汕頭、湛江等沿海經濟帶地市和韶關、梅州等北部生態發展區地市配套發展超高清視頻上下游產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廣電局,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深化行業交流合作。組建廣東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相關行業組織,建立健全運營商、設備廠商、內容提供商、科研院所等各類行業主體共同參與的產業合作平臺,開展行業研究和政策咨詢,拓寬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推動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永久落戶廣州,逐步實現市場化運作,形成超高清視頻產業的交易平臺、交流合作平臺,打造引領國際超高清視頻行業發展的盛會。用好廣東超高清視頻產業先發優勢,抓住各省積極籌辦4K頻道的戰略機遇,探索創辦以4K/8K內容交易為特色的全球性交易活動,將廣東4K電視頻道打造成全國4K內容和版權的集散交易平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廣電局,省通信管理局,廣州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深入推動創新示范應用。加快推動超高清視頻示范應用,持續推進超高清視頻應用示范城市、示范社區、示范村建設。在全省范圍內建設100個以上超高清視頻應用示范項目,推動電視機、商用顯示等實施超高清替換,打造一批超高清視頻示范酒店、醫院、學校等。支持企業建設線下體驗店、展示中心等,積極宣傳推廣4K/8K電視體驗,拉動超高清視頻消費需求。支持相關企業和機構以“AI+5G+4K/8K”融合應用為重點,深度挖掘文教娛樂、安防監控、醫療影像、工業制造、時尚創意、商業展示等重點行業超高清視頻應用場景,積極開發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一批超高清視頻創新應用標桿,加快規?;瘧谩#ㄊ」I和信息化廳牽頭,省教育廳、公安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重點工程
?。ㄒ唬┭a鏈強鏈工程。支持4K/8K創新載體,實施重點技術攻關計劃,加快超高清視頻產業鏈亟需的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新軟件研發,補齊補強產業鏈。開展超高清視頻自主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快超高清視頻SoC芯片、數據傳輸芯片、高端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操作系統、液晶顯示高端材料、音視頻編解碼、信號傳輸、終端顯示及監測監管等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省科技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標準先行工程。打造具有灣區特色的超高清視頻產業標準體系,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標準。實施省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標準體系與路線圖,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超高清視頻產業標準制定,加快推動AVS2、AVS3、DRA等國家標準的研發應用,加大國家標準推廣普及力度。推動內容提供商、電信及廣電運營商提供符合AVS2等國家標準的內容服務專區。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掌握核心技術的上下游企業組建標準聯盟和團體,在超高清音視頻編解碼、信號傳輸、產品與服務測試、信息安全與保護等關鍵環節設立專利池,降低國外超高清專利等知識產權使用成本。支持企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技術、內容與標準支持,開展標準對外翻譯,捐助錄制與制作設備、信號傳輸與收發設備等產業鏈關鍵設備,開展沿線國家設備應用人才的培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牽頭,省委外辦,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整機帶動工程。集中力量支持4K/8K攝錄機、智能顯示設備、音視頻編解碼設備、專業監視器、激光投影儀、智能機頂盒等產業鏈環節重點突破,以整機帶動4K/8K產業鏈各環節整體提升,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以8K電視整機量產為帶動,推動8K芯片、大尺寸面板、攝錄設備的產業化配套。鼓勵企業通過國際合作、并購重組等形式,重點加大超高清視頻產業前端企業引進力度,推動攝錄設備、新型顯示、電視整機等產業鏈重大項目落戶廣東。推進開發新型超高清電視、平板、手機、VR/AR、健康監測設備、可穿戴設備等終端產品,實現規?;a業化。(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科技廳、商務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新型顯示突破工程。重點突破大尺寸LCD器件工藝技術、低溫多晶硅工藝、氧化物背板工藝、新型顯示靶材制備大規模生產技術,支持發展OLED、AMOLED、Micro LED、QLED、印刷顯示、量子點、柔性顯示、石墨烯顯示、平板顯示器檢測等新型顯示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進維信諾第6代AMOLED模組項目、深圳華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惠州TCL集團整機模組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建設,突破印刷顯示關鍵材料和工藝,開發柔性TFT背板、柔性顯示驅動與模組等柔性印刷顯示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構建完整的印刷及柔性顯示技術創新體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節目內容躍升工程。支持廣東廣播電視臺再增加1個頻道采取4K超高清方式播出,推動廣州、深圳廣播電視臺各調整1個現有頻道采取4K超高清方式播出,鼓勵其他廣播電視臺調整現有頻道采取4K超高清方式播出,切實做好4K電視頻道入網入戶工作。支持地方、互聯網企業或4K/8K內容制作企業舉辦4K/8K視頻創作大賽,激發用戶創作熱情,豐富4K/8K內容供給。加快推動超高清VR/AR游戲、動漫、視聽節目的創作生產,支持已有視頻、動漫等內容向4K/8K、VR/AR遷移。支持廣東廣播電視臺和相關超高清轉播或制作企業打造全國4K/8K內容和版權的集散交易平臺,創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的超高清視頻內容庫。加強內容版權保護,推動內容版權市場化交易。(省廣電局牽頭,省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網絡提升工程。加快推動千兆光纖網絡建設,積極提升通信網絡的接入速率及服務質量,增強有線電視、IPTV、無線傳輸等網絡承載能力,滿足4K和8K視頻傳輸的高帶寬需求。開展5G與無線廣播電視的融合覆蓋試驗,向國家申請頻段,利用廣播電視無線覆蓋站,推進5G應用于超高清視頻傳輸。支持5G智能移動終端開展超高清視頻收視,實現超高清視頻業務與5G的協同發展。推進有線網絡IP化、光纖化、云化建設,加快有線電視城域范圍內的傳輸承載和邊緣存儲分發改造。加快推進HFC(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網絡擴容改造和接入網光纜向10G PON(無源光纖網絡)、萬兆IP廣播技術升級,擴大有線電視接入網覆蓋。(省通信管理局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部省市聯動協調工作機制。加強對推進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各項工作的統籌力度,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對我省試驗區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爭國家扶持政策在我省先行先試;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爭取頻道建設、新型顯示重大項目窗口指導等權限下放。有關地市要明確工作目標、工作任務、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共同推動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落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廣電局,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參與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基金,爭取國家對我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的支持。支持省產業發展基金、創新創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建立適應產業發展規律的決策免責容錯機制,在科學論證基礎上,積極投向超高清視頻產業鏈重大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對重點項目給予信貸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省財政結合財力統籌現有資金,通過多元化扶持方式支持完善前端攝錄設備、高端芯片、電子元器件等超高清視頻產業鏈薄弱環節,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超高清節目內容制作和4K頻道建設,獎勵示范應用。(省財政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廣電局、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積極對接“珠江人才計劃”“廣東特支計劃”等高層次人才計劃,面向全球引進超高清視頻領域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支持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美術學院等高校借鑒先進學科建設經驗,引進合作辦學資源,加強超高清視頻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培養設備研發與制造、視頻制作、影視編導、傳播、設計等方面的人才。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電影工業優勢、北京影視教育優勢、臺灣先進制造優勢等資源,引進培育超高清視頻產業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符合相關政策的企業核心技術團隊和高管團隊按規定享受相應的政策優惠。(省教育廳牽頭,省人才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