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市監〔2019〕100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省市場監管局 省發展改革委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省民政廳 省財政廳 省國資委
廣東銀保監局
2019年11月15日
廣東省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國資委 銀保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國市監競爭〔2019〕150號)要求,進一步加強我省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治理長效機制,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責任,按照“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系統清理、健全機制”的原則,準確把握監管與發展、監管與企業、監管與服務的關系,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查處力度,加強綜合監管,健全治理長效機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二、主要任務
(一)各部門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和整改規范。各部門要在前期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的通知》(粵發改價格函〔2018〕6636號)要求開展自查自糾的基礎上,進一步排查本行業、本系統違規收費行為,嚴禁政府部門將自身應承擔的費用轉嫁企業承擔,嚴禁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借用行政權力違規收費。對自查發現違規收費的要立即整改,限期退還違規收取的費用,舉一反三改進內部管理,堅決杜絕本行業、本系統出現違規收費行為。(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二)各商業銀行開展自查自糾。廣東銀保監局督促指導轄內各商業銀行,具體包括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省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一級分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農村商業銀行和村鎮銀行總行,嚴格對照“七不準、四公開”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堅決清理規范違規收費行為。(廣東銀保監局負責,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三)加強隨機抽查和典型案例曝光。省市場監管局、省民政廳、省國資委并商廣東銀保監局結合各部門、各商業銀行自查自糾情況,對政府部門及其下屬單位、商業銀行、行業協會以及企業反映問題較多的其他領域進行隨機抽查,重點抽查小微企業收費減免政策落實情況。對抽查發現的典型案例予以嚴肅查處并公開曝光。(省市場監管局、廣東銀保監局、省民政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分別負責,2019年12月底前完成)
(四)公布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各部門要梳理涉及本部門職責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對確有依據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統一在本部門官方網站公布,并抄送省市場監管局;對法律法規依據不充分或實際不再需要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的事項,及時上報上級部門,提出法律法規修改建議。(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五)公布政府部門行政委托事項。各地、各部門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部署清理全省各級政府部門以文件、會議紀要等形式委托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辦理的事項。屬于政府自身職責范圍且適合通過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按規定上報財政部門并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實施政府購買服務;確需以行政委托方式交由事業單位等承辦的行政管理事項,按規定納入政府部門委托事項清單并在官方網站公布。各市、縣政府負責公布本級政府部門行政委托事項清單,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將清理保留的行政委托事項清單報送省市場監管局,由該局按程序在省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六)集中公示下屬單位收費事項。各部門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督促落實收費目錄清單制度的通知》(粵發改價格函〔2019〕340號)要求,繼續落實目錄清單制度,實施動態更新。各市、縣政府要組織所屬部門按照粵發改價格函〔2019〕340號文要求在官方網站統一公布下屬單位和本行業收費目錄清單,列明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性質和具體服務事項等內容,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做到收費公開透明。(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七)公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制定全省統一的《保留為行政審批必要條件的中介服務事項》,取消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對保留的中介服務事項費用逐項明確由企業承擔還是審批部門承擔,并在官方網站公布。(由省政府辦公廳統籌、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各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配合,2019年11月20日前完成)
(八)完善舉報投訴查處機制。建立違規涉企收費舉報投訴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提高監管效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各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九)落實經費保障要求。相關涉企收費項目取消、減免后,按照預算管理規定應由財政予以保障的支出,應當納入政府預算予以安排。各地要對有關預算安排情況進行認真梳理,對保障不到位的要及時調整,且不得以保障預算安排為由違規收費。省財政廳要持續加大預算監管力度,對有關違法違規行為予以嚴肅處理。(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財政廳負責,持續推進)
(十)依法依規規范中介機構行為。加快推進中介機構與審批部門脫鉤,放寬準入條件,加大市場培育力度,推進中介服務標準化,通過市場充分競爭形成合理價格。加強對中介機構的事中事后監管,糾正中介機構借用行政職能或行政資源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不合理收費等問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負責,持續推進)
(十一)建立治理成效評估機制。結合企業減負調查評估工作,建立治理違規涉企收費成效評估機制,引入第三方對各地、各部門降費減負和治理違規收費情況進行評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持續推進)
(十二)健全治理法律體系。配合國家研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完善收費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違規收費行為的法律責任,強化各類收費主體依法收費意識。(省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持續推進)
三、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精心組織實施,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集中統籌力量,層層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力戒形式主義,確保在時限內完成任務。
(二)加強綜合監管。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上下聯動治理涉企收費的工作格局,探索創新監管方式,降低制度成本,進一步增強企業獲得感,激發市場活力。
(三)加強社會監督。各地、各部門要暢通多種訴求渠道,充分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解決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提高監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