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7日在廣東省第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廣東省財政廳廳長 曾炳生
一、1996年預算執行情況
1996年是實施“九五”計劃的第一年。我省各級政府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預算,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積極推進兩個根本性轉變;繼續堅持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項財稅改革,確保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貫徹實施,認真整頓財經秩序,強化稅收征管,大力組織收入,不斷加強支出管理,提高支出使用效益,基本保證了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促進了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各項財政收支計劃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良好。
據快報統計,1996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74.61億元,為年度預算421.52億元的112.6%,超收53.09億元,比上年增收94.17億元,增長24.8%。
1996年地方財政收入主要項目完成情況是:工商稅收收入完成355.8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7.6%,其中,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完成72.7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98.8%;農業稅收入完成10.4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7.5%;企業(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完成56.3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6.1%;國有企業上繳利潤收入完成2.7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6.6%;教育費附加收入完成8.5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3%;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收入完成3.1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9.6%;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完成32.9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48.4%;
1996年全省財政支出完成602.09億元,為年度預算574.73億元的104.8%,超支27.36億元,比上年增支81.03億元,增長15.6%.其中,深圳市財政支出137.58億元,比上年增支44.16億元,增長47.3%。
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基本建設支出91.6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24.3%;企業挖潛改造資金31.6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89.9%;科技三項費用4.65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9.7%;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32.8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2.3%;城市維護費34.42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7.6%;文教事業費112.6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0.9%,其中教育事業費94.0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0.2%;衛生經費35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6.7%;科學事業費6.35億元,為年度預算的92.8%;行政管理費50.9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9.7%;公檢法支出49.61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15.6%;價格補貼支出14.74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24.1%;教育費附加支出7.9l億元,為年度預算的95.5%。
1996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474.61億元,加上中央按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計算的稅收返還款預計167億元和各項補助款、減去全省財政支出以及上解中央款項后,全省財政總收支可以實現平衡,有所結余。
1996年,我省省級財政總收入完成105.28億元,為年度預算92.23億元的114.2%,超收13.05億元。財政總支出完成101.94億元,為年度預算91.82億元的111%,超支10.13億元。收支相抵,凈結余3.34億元,比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預算結余增加2.92億元。
省級財政收入超收13.05億元的主要項目和原因是:(1)省本級財政收入完成107.38億元,比預算超收8.09億元,主要是經濟發展和財稅部門加強了稅收征管工作,對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帶來財政收入超收。(2)省級稅收返還超收3.06億元,是由于我省上劃中央“兩稅”比上年增長,中央按1:0.3系數計算增加了返還。(3)上年結余增加3.9億元,由于決算編制過程中核實上交與下撥有關數據增加。(4)各市上交收入減少2億元,主要是省核減了有關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收入上交。
省級財政支出超支10.13億元的主要項目和原因是:(1)增加扶貧基金、少數民族地區困難補助、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補助、粵西救災和部分企業技改資金補助等共5.7億元。(2)按有關文件規定,增加省級企業稅收列支返還3.2億元。(3)預備費超支1.2億元。
主要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基本建設支出20.93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2.4%;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7.3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6.8%;文教事業費14.0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0.5%;科學事業費3.49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1.8%;公檢法支出2.55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6.6%.在1996年省本級財政支出中,用于農業方面的支出11.9億元,按可比口徑,占省級財政支出比重為13%,完成年度預算(相同口徑)的102.1%,其中,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比上年增長19.7%,(以上數據尚未包括東深供水入14.84億元專項用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18.29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相同口徑)的112.9%;用于科學方面的支出4.6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相同口徑) 的100.9%,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2.9%。
初步分析,1996年全省財政收支情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地方財政收入在1995年較高增幅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增長的原因:一是分稅分成財政體制實施后,各級黨政領導十分重視和支持財稅工作,當家理財的意識普遍增強,確保了收入的完成。二是經濟的平穩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各項稅收的增長。三是各級征收機關加大征管力度,在抓好主體稅種征收的同時,加強了對地方小稅種的征管,促進了收入的增長。四是股市交易活躍,成交量大,證券交易印花稅大幅度增加,全年累計完成34.75億元,比上年增長7.64倍。五是隨著“收支兩條線”管理的進一步加強,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隨之增加,比上年增收10.14億元,增長44.4%.六是深圳市的其他企業所得稅和其他部門國有企業上交利潤去年納入了預算管理,相應增加收入9.24億元。
?。ǘ┦∈泄蚕硎杖霙]有完成年度收入任務,增幅也明顯地低于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幅。1996年省市共享收入只完成135.7億元,為年度計劃的94.3%,比上年增收10.59億元,增長8.5%,比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增幅(不含深圳市)低8.85個百分點。主要因素是:1995年下半年各市對1996年劃為省市共享收入的稅收加緊征收入庫,基數較高,以及去年部分地區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
(三)行政事業經費的增長高于財政支出的增長,而且是財政支出增長的主要因素。1996年全省行政事業經費支出318.28億元,比上年增支53.18億元,增長20.1%,高于財政支出增幅4.5個百分點,其增支額占全省財政支出增支額的65.6%.主要是各地加大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公安、安全的投入;增發了警銜補貼和特區津貼;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連續兩年考評稱職的,從1995年10月起晉升一級工資;以及各項開支標準提高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四)各市收入增長不平衡,發展差距相對拉大,部分市縣收入增長不很理想。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有20個市的地方收入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很不平衡。增幅最高的深圳市為49.5%,增收了43.55億元,占全省財政增收額的46.2%,增幅低于10%的有9個市,有7個市的收入沒有完成年初收入計劃。
從以上財政收支完成情況和特點可以看出,去年我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運行情況是基本正常的,但仍然存在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由于去年財政收入增收有特殊因素,如一部分所得稅減免稅政策執行到1995年止,1996年采取先征收后列支返還的辦法,一些原屬預算外的收入去年納入預算內管理,采取列收列支的辦法等,使各地的可支配財力并沒有隨收入的增長而增加,加上去年我省受災又比較嚴重,工資和開支標準的提高,使財政支出呈剛性增長,各行業、各部門要錢的呼聲很高,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在財政支出方面,存在著嚴重的鋪張浪費現象,許多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增加,購建辦公樓、培訓樓等樓堂館所,進行高檔裝修,購買現代化辦公設備,用車定編偏寬,會議規格也越開越高,使得資金短缺與浪費并存。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1997年的工作中加以關注和解決。
1996年,我們緊緊圍繞確保分稅分成財政體制順利實施和全年預算任務的完成這個中心,著重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ㄒ唬┘芯ψズ梅侄惙殖韶斦w制的貫徹實施。一年來,我們把確保分稅分成財政體制的順利實施當作一項中心工作來抓,對新體制運行中的情況和問題及時跟蹤和調研,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對有的市縣因新體制運行出現資金調度困難的問題及時研究并安排資金解決。結合省級財力狀況,研究制定并出臺了與新體制相配套的省對市縣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實施方案,基本保證了財政困難市縣政府正常運轉的開支需要。
?。ǘ┖侠碚{整財政支出結構,力求控制各項財政支出,優先保證救災和各項重點事業發展的資金需要。一年來,我們按照中央對財稅工作的要求和年初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優先保證救災、扶貧和重點建設的資金需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第十次山區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扶貧力度,省財政增加安排了省級扶貧基金4億元,安排了專項資金支持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發展,制定了扶持山區和16個特困縣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積極投入抗災救災,省財政共安排各種救災復產資金近2億元,支持災區的救災復產。繼續重點支持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公檢法部門的建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加強基本建設支出的管理,認真做好建設項目申請用款的審核工作,積極回收基建“撥改貸”資金,落實將“撥改貸”資金轉增企業資本金的政策,并制定了相應的實施辦法。
(三)大力組織各項財政收入,積極培植財源,確保收入預算的完成。根據新的財政體制的規定,重新核定并落實了各征收單位的收入任務,制定了與新體制相適應的收入監繳辦法。嚴格以法治稅,強化稅收征管,做到依率計征,依法征收,嚴格控制開減稅讓利的口子。結合清理預算外資金工作,進一步加強對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預算管理,制定了行政性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財務管理有關問題的規定,并對各項基金進行認真清理和檢查。積極支持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督促企業用足、用活國家現有的有關技術開發、技術改造政策。根據中央的規定和要求,加強了財政與稅務部門就國有企業所得稅移交工作的聯系和協商,制定了有關工作意見和操作辦法。抓好農業四稅的征收管理,做好農業特產稅減免期滿恢復征稅的工作,按時完成國債發行任務。
?。ㄋ模├^續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企業財務管理。積極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的試點,制定了省屬企業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試行方案;以搞好資產管理為重點,認真參與“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工作,對187戶試點企業制定了適當的財稅優惠政策;完成了全省國有資產統計和企業產權登記年檢工作,布置開展了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考核;繼續做好國有企業清產核資的數據處理、分析和總結,抓好政策落實和建章建制工作,對城鎮集體企業清產核資試點工作進行了認真的部署。積極參與糧食部門實行兩線運行改革,做好糧食政策性財務掛賬停息和實行專戶管理工作,完善了重要商品儲備制度。按照財政部部署,認真做好外商投資企業財政登記工作,對6家駐港澳境外企業開展了工資改革的試點工作。
?。ㄎ澹┱J真整頓財經秩序,加強財政的監督職能。一是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開展了對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的清理整頓工作,制定了一套加強財政有償使用資金管理的制度和辦法,使之初步納入了規范化管理的軌道,初步實現了“五統一”的目標。二是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5月份開始,全面開展了清理預算外資金的工作,初步摸清了我省預算外資金的基本情況,為規范和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三是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整頓會計工作秩序的活動;本著有序、順利、盡快、真正聯合的原則,促進注冊會計師協會和注冊審計師協會實現了聯合。四是10月份開展了1996年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工作。
?。┱J真貫徹落實省委常委擴大會議提出的“反腐保廉、依法治省”的決定,進一步加強財政法制建設。一是認真做好財政“三五”普法的宣傳規劃工作,成立了我省財政普法宣傳領導小組,制定了我省財政“三五”普法的宣傳規劃。二是制定了《廣東省“九五”期間財政立法規劃》和《廣東省“九五”時期財政法制建設發展規劃》,提出了今后5年我省財政立法的主要任務和具體內容。三是根據財政部的部署,結合我省的實際,對我省貫徹執行《預算法》、《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稅收征管法》、《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對財稅法規本身不完善和需修訂的方面及時向財政部反映,對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建議,以保證財稅法規的貫徹執行。
二、1997年一般預算草案
?。ㄒ唬?997年全省一般預算草案
1997年,我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堅持量入為出,強化預算約束,不打赤字預算,保持收支平衡,加強財源建設,強化稅收征管,嚴格依法治稅,依率計征,控制開減免稅口子,使財政收入繼續保持適度增長;加強和規范財政支出管理,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反對鋪張浪費,優化支出結構,節減和壓縮各項不必要的開支,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財政的穩健運行。根據上述原則和1997年我省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要求,1997年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擬安排482.3l億元,剔除不可比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后,比1996年實際完成數增長10%.
根據財政部規定,從今年起要分別編制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由于我省各項基金納入預算管理的工作滯后,今年暫時無法編制基金預算,只是把按規定應納入基金預算的排污費和教育費附加收支予以另列。
一般預算主要收入項目的安排情況是:工商稅收374.02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2%,其中:增值稅25%地方分成部分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9.5%;農業稅10.44億元,與上年持平;農業特產稅2.39億元,比上年增長5%;企業(不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62.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國有企業上繳利潤2.79億元,與上年持平;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16.64億元,比上年減虧0.88億元,減虧5%.根據今年全省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計劃482.31億元,加上中央稅收返還、預算結轉、結余和中央專項補助,減除各項上繳中央款項后,全省可支配財力為645.88億元,按照《預算法》的規定和“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1997年全省一般預算支出計劃相應安排645.88億元,比1996年實際完成數增長9.5%。
一般預算主要支出項目的安排情況是:基本建設支出91.68億元,與上年持平;企業挖潛改造支出34.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科技三項費用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36.5l億元,增長11%,其中:支援農村生產支出比上年增長12%,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比上年增長10%;文教事業費124.1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教育事業費105.33億元,比上年增長12%;科學事業費7.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行政管理費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5%;公檢法支出54.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衛生經費支出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0%。
?。ǘ?997年省本級一般預算草案
根據全省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安排的指導思想和原則,以及省級財力情況,我們對1997年省級一般預算收支計劃作如下安排:
l、收入方面:1997年省級一般預算總收入擬安排110.04億元,比1996年增加5.14億元,其中:(1)省本級直接組織的收入計劃114.54億元,比1996年增加7.52億元,增長7%.省級固定收入計劃49.55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國有企業所得稅增長5%,其他稅收增長10%;省與市共享分成收入計劃59.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費收入計劃0.8億元。(2)各市上交收入計劃21.63億元,與上年持平。(3)省級稅收返還計劃11.77億元,比上年增加2.68億元。(4)調入資金計劃0.2億元。(5)1996年結余3.34億元,比上年實際結余8.4億元減少5.06億元。(6)上交中央財政計劃41.43億元,與上年持平。
2、支出方面:1997年計劃可增加安排的財力為13.7億元,即1997年一般預算總收入比1996年增加5.13億元,加上1996年預計凈結余3.34億元和收回1996年一次性支出5.23億元。與省直各部門提出要求增支20多億元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只能根據這一財力情況,在上年正常支出的基礎上按照“適度從緊”、“一要吃飯,二要建設”、“保重點”、“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和《國務院關于編制1997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對新要求增支項目進行認真審核,有的按因素法計算給予安排,有的按正常經費給予一定比例的增長,有的列入專項安排,共計增支13.69億元。(1)按因素法適當提高財政供給人員的經費標準,增加支出2.93億元。(2)按支出基數的正常增長增支1.57億元。其中:支援農村生產支出、科技三項費用、教育、科學事業費、中專技校經費增長12%.(3)對省委、省政府文件明確規定或省領導有批示的支出作了專項安排,共增支9.19億元。主要包括:廣東科學中心、農村衛生投入、高新技術有償使用資金、石灰巖地區移民經費、以及廣西扶貧、增加工交技改投入、宣傳培訓中心、文學藝術中心、廣播電臺建設、梅坎鐵路、海南通道、開拓廣貨市埸等項目。
按上述項目核增支出后,1997年分科目支出計劃是:基本建設支出計劃24.59億元。其中省計委統籌安排3.02億元,廣東科學中心l億元,梅坎鐵路1億元,海南通道0.5億元;企業挖潛改造資金計劃2.07億元,其中工交部門統籌1.4億元;科技三項費用計劃2.92億元,比上年增加2.1億元,主要是高新技術有償使用資金2億元和正常經費增長12%;支援農村生產支出計劃6.67億元,其中:石灰巖地區移民經費l億元以及正常經費增長12%;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事業費計劃2.06億元,比上年增加0.13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0%;工交商部門事業費計劃2.0l億元,比上年增加0.54億元,其中開拓廣貨市埸1000萬元,中專技校正常經費增長12%,其他正常經費增長5%;文教事業費計劃14.4億元,比上年增加0.37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8%,教育事業費13.96億元,正常經費增長12%;衛生經費計劃4.51億元,比上年增加1.41億元,其中貫徹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增加農村衛生投入l億元,正常經費增長10%;科學事業費計劃3.54億元,比上年增加0.13億元,其中正常經費增長12%;撫恤救濟和離退休經費計劃3.15億元,比上年增加0.78億元;行政管理費支出計劃3.07億元,比上年增加1.20億元;公檢法支出計劃2.99億元,比上年增加0.44億元;預備費計劃3億元。
按上述計劃,1997年省級一般預算總收入110.04億元,總支出110.03億元,收支相抵結余0.01億元。
三、努力增收節支,整頓財經秩序,為全面完成1997年預算任務而奮斗
1997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的第二年,我省將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1997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做到穩中求進,有效增長,通過實施兩個根本性轉變,走有速度、有效益、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路子,把全省經濟發展進一步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的軌道上來。為支持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全面完成今年的預算任務,我們將進一步深化財稅改革,努力增收節支,認真整頓財經秩序,規范財政分配關系,加強管理,確保財稅的穩健運行和今年預算任務的實現,為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服務。為此,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ㄒ唬├^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做到有保有壓,嚴格控制財政支出的增長。要認真貫徹執行《預算法》,強化預算約束,確保財政收支的平衡。嚴格控制各項財政支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減和壓縮各項不必要的開支,使財政支出的增長低于收入的增長,保證法律法規規定的支出和工資性支出的需要。繼續把支持農業發展放在財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支持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好用好糧食風險基金,保證財政補貼及時到位,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積極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增加對科技的投入,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扶貧工作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同時,管好用好扶貧資金,積極支持國有企業增資減債、轉換機制的改革,特別是對困難破產企業和分流下崗職工的生活問題,給予一定的保障,財政按規定撥補的要及時足額撥補到位。認真貫徹實施《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深化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經費分配方式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經費管理,嚴格控制行政事業經費的增長,重點抓好會議費、電話費、接待費和公費醫療等開支的管理。
?。ǘ┡嘀藏斣?,加強征管,努力增加收入。隨著分稅制財政體制的實施,要徹底轉變企業依賴減稅讓利求發展的舊觀念,調整財源建設的思路,把財政收入的增長建立在持續、鞏固和效益質量不斷提高的財源基礎上。搞好結構調整,盤活現有的資產存量,著力支持效益好,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發展,支持“三高”農業和農業產業化,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進一步支持稅務部門的征管改革和稅務部門的基層建設,加快稅收征管手段的現代化,嚴厲打擊各種騙稅和抗稅等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做到依率計征,依法征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抓好企業欠繳稅利的清理工作,確保財政收入能及時足額入庫。進一步加強對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把該納入預算管理的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或上交財政專戶管理,積極探索委托銀行代收費款的辦法。認真做好新的耕地占用稅、契稅條例的宣傳培訓工作,確保新舊稅制的銜接和稅收征收任務的完成。加強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的清理和檢查,對未按規定繳入財政的土地出讓金,要堅決予以清繳入庫,納入預算管理。
?。ㄈ┥罨母?,理順關系,加強管理。繼續深化和完善各項財稅改革,抓好分稅分成財政體制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工作,逐步增強轉移支付制度的的調控力度。認真做好我省國有企業所得稅移交地稅部門征管的工作,理順所得稅移交后財稅部門在稅政、會計財務和征收管理方面的職責分工,確保這項工作的平穩過渡和今年國有企業所得稅收入計劃的完成。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抓好糧庫上劃和軍糧體制的改革、以及今年行政事業單位調整工資,嚴格執行中央的統一工資政策。繼續探索我省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和營運體系,抓緊實施省直企業國有資產監管試行方案,積極支持發展大企業集團和城市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工作。認真開展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考核,積極收繳國有資產收益,規范和發展產權交易機構,繼續抓好城鎮集體企業清產核資的試點工作,爭取盡快出臺《廣東省國資產管理條例》和《廣東省資產評估管理條例》。積極支持和參與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切實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逐步將各項社會保障基金按規定納入財政專戶管理。要轉變管理企業的方式,充分發揮財政部門的職能,幫助和督促企業改進和加強各項基礎管理工作,認真開展增產節約,增收節支活動,繼續抓好扭虧增盈工作。切實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財政收入。
?。ㄋ模┱D秩序,強化監督,保障財政經濟運行有序。繼續深入整頓財經秩序,仍然是我們今年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整頓財經秩序的要求,圍繞財政分配領域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收支并舉,監管并重,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相結合,認真做好整章建制和規范管理工作,確保財政經濟的有序運行。對預算外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按照國務院和財政部的文件規定進行處理和規范,該取消的取消,該納入預算管理的必須納入預算管理,要著手制定《廣東省預算外資金管理辦法》,使我省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和使用逐步納入規范有序的軌道。規范會計的基礎工作,逐步健全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和準確。進一步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作用,逐步推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審計制度,切實加強社會中介機構的行業自律,對那些出具假證、串通作弊、執業水平低劣的社會中介機構,要堅決取消其執業資格。大力開展對財政資金使用的監督,組織專門力量對本級預算支出進行全過程檢查和全面監控,對那些挪用亂支、揮霍財政資金、擅自提高支出標準的違紀行為,要嚴肅查處,力求在加強支出管理方面有所突破。
?。ㄎ澹┻M一步加強財政法制建設和干部隊伍的建設。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反腐保廉、依法治省”的決定,切實做好財政部門的執法、普法工作,認真抓好財政“三五”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財政法規知識培訓,學好重點法律法規,努力提高財政普法效果,進一步提高全體財政干部和廣大公民的財政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要建立健全財政部門內部的各項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特別是要加強對財政資金審批使用權的監督,建立健全內部監管控制機制,提高管理水平,確保財政資金使用的安全性。積極支持和配合審計部門對財政預算收支開展同級審計,按照依法理財,規范管理的要求,不斷改進工作,提高依法理財,按章辦事的自覺性。
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明確了今后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方針和重要措施,省委七屆五次全會的決定,提出了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是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設。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把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設,放到財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要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支持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政策、增加對精神文明建設投入的同時,切實加強財政部門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提高財政部門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要加強財政干部的職業道德教育,大力提倡愛崗盡責、堅持原則、關心群眾、樂于奉獻的敬業精神,規范行業行為,樹立行業新風,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質量和辦事效率,努力提高科學理財水平,逐步建成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遵紀守法、勤政務實、廉潔奉公、文明禮貌的財政干部隊伍,為促進我省兩個文明建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