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運動賽事 > 焦點新聞

挖掘文化內涵 講好古驛道故事 打造獨具客家風情的鄉村振興之路——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預熱活動亮點紛呈鄉情濃

時間 : 2018-10-24 09:44:21 來源 : 南粵古驛道網
【打印】 【字體:

大湖鎮位于連平縣境東南部,是革命老區、燈塔盆地國家農業示范區北腹地所在。全鎮轄區總面積78.5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大湖鎮在人文地理上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文化底蘊厚重,是連平縣革命史上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小組、第一個黨支部、連平縣工作委員會的所在地,還擁有豐富的古村落、古建筑資源,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大湖寨、市文保單位白云樓、粵贛古驛道以及三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客家圍龍屋何新屋等是其典型的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踩龍”民俗、“五果成人禮”、黃婆灸火為大湖鎮特有。二是農業資源豐富。素有“小燈塔盆地”之稱的大湖鎮,依托全國首批100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之一的燈塔盆地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的落戶,大湖鎮內“三高”農業發展迅速,已建成初具規模的紅心火龍果、桑葚、百香果、藍莓等特色水果和南藥牛大力、鐵皮石斛的種植基地。

1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等重大發展戰略,大湖鎮以此次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為契機,以粵贛古驛道為紐帶,整合串聯古驛道及沿線歷史文化資源,引入市場資源對定向大賽的賽事活動和文化節目進行專業策劃和宣傳,精心謀劃和打造全民體育文化旅游項目,創新開展體育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努力走出一條獨具客家風情的“紅色+生態”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亮點1 將打造全新的研學游模式

在當前“旅游+教育”的大背景下,為認真落實教育部門關于游學研學的精神,下一步大湖鎮也打算利用大湖寨、白云樓、古驛道等古建筑及連平縣第一黨支部、連平縣工作委員會等革命遺址,打造全新的研學游模式和線路,構建中小學生研學基地,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能讓更多人了解大湖的特色文化、旅游資源,提高對古村落、古建筑的保護意識。同時又讓大湖鎮的旅游產業鏈加以延長,成為村民實現增收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助力大湖的振興。

亮點2  40公里千人徒步活動

為了把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辦得更有特色,更具影響力,更有效地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大湖鎮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牽頭組織磨房河源等戶外協會運作,將長距離古驛道與連接周圍鎮的古驛道有機結合,舉辦首屆連平體育旅游嘉年華暨2018第九屆磨房河源40公里徒步活動,并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傳播優勢,廣泛宣傳、團結、發動更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參與其中,了解古驛道、古村落,促進古驛道的活化利用。

此次活動報名限定人數為2000人,全程40公里,途徑大湖鎮特色古建筑大湖寨、何新屋及風景秀麗的甕潭水庫等,體現了大湖鎮深厚的人文資源、歷史底蘊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亮點3  “魅力古道 醉美旅途”攝影大賽

古驛道蘊藏著豐富、寶貴的客家文化、南粵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資源,是隱藏在九連山脈的“文化長廊”。為充分挖掘驛道文化內涵,塑造大湖文化品牌,大湖鎮舉辦“魅力古道·醉美驢途”攝影大賽,用獨特攝影視角,宣傳展示大湖美麗鄉村和古驛道建設面貌、生態環境等,深入挖掘和感受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從而提升大湖鎮美麗鄉村和南粵古驛道的知名度、名譽度。

此次攝影活動拍攝對象主要為大湖鎮古驛道風光、客家古建筑、紅色革命遺址、自然生態景觀、大賽系列活動盛況等,不僅限于專業攝影者,提倡全民參與,實現人民大眾與古驛道文化的交融。

2

亮點4  首次舉辦大湖契約文獻展

地契不僅是我國數百年來土地權制度、土地權屬變更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效見證,也是我國土地數百年來演變歷程的有效記錄。為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讓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的指示精神,在梳理何新屋意外發現的清代契約文字并挖掘背后的故事基礎上,大湖鎮將首次舉辦大湖契約文獻展,對契約進行數字克隆并裝裱展出。此次展出的地契涉及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土地所有權制度、土地權屬變更,對今后研究河源市、連平及大湖鎮、忠信地區的金融發展、人文歷史、民俗民風、書法文化等,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下一步計劃籌建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館,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精髓,弘揚和傳承優秀客家傳統文化、農耕文化。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