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質量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各地打造了一批特色兒童公園。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6月1日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吧倌陜和亲鎳奈磥?,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标P愛兒童,就是守護未來。
隨著佛山市近日入選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廣東已有3個城市入選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近年來,廣東高規格謀劃兒童友好城市藍圖,高質量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高標準打造兒童友好城市示范點,從“強制度、提服務、保權益、拓空間、優環境、促參與”六個方面不斷提升兒童福祉,積極探索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廣東路徑”。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的工作部署,今年3月,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婦兒工委辦公室、省住建廳等23個單位聯合印發《廣東省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省地級以上市100%開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民生幸福標桿。
如今,廣東各地正全力以赴,部門積極聯動,社會踴躍參與,凝聚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合力,不斷提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質效,為兒童更好成長畫出最大“同心圓”。
打造“兒童友好”最優政策環境
5月23日,《廣州市兒童友好街道(鎮)建設指引》審議通過,這是目前全國首部兒童友好街道(鎮)層面的指導性文件。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和實驗區,近年來,廣東加強頂層設計,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重大工程,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為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創造優越的政策環境?!稄V東省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年)》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建設20個兒童友好示范縣(市、區)、200個兒童友好示范鎮(街道)、500個兒童友好基地。今年4月,廣東發布了首批省級兒童友好城市系列示范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已提上政府議事日程、納入城市規劃和部門工作舉措。
各地紛紛制定實施方案、專項規劃等,讓兒童友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2022年,深圳發布《兒童友好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南》,填補了國內兒童需求視角下公共服務體系標準的空白。佛山以“一路童行·美好佛山”為創建主題,搭建起“1+2+2+8+N”的頂層規劃體系。珠海、中山出臺了兒童議事會、兒童友好社區、兒童友好公園等建設(工作)指引。東莞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2023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韶關、惠州、中山、江門、清遠、潮州等地設立了市級系列示范點。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正在南粵大地有序推進。
讓優質公共服務惠及更多兒童
干凈敞亮、設施完備的母嬰室,各具特色的兒童公園,形式多樣的兒童科普基地、體育設施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近年來,廣東以兒童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兒童公共服務,在公共衛生、基礎教育、普惠托育、文化體育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年底,廣東共建成公共場所母嬰室9492間。
在深圳,幫助兒童紓解煩惱的“心靈角”、300平方米的“百花開心農場”、兒童音樂劇場、火箭公園等,都是孩子們心愛的樂園。珠海配置兒童專屬座椅,提供親子同樂騎行新體驗。佛山禪城區開發“兒童友好電子地圖”、建成全市首條兒童友好示范街,打造“15分鐘安心護學圈”等,讓孩子們享受著“安全感滿滿”的快樂。茂名將高州冼太廟的文化優勢與家風建設相結合,讓孩子們感受深厚的歷史文化魅力。
以“1米高度”勾畫城市未來
一個對兒童友好的城市應該是什么樣子?從“一米的高度”就能感知出來。
在公共洗手間里設置兒童洗手臺、馬桶;在公園的游樂區鋪橡膠地墊,建設各具特色的兒童圖書館……近年來,廣東多地加快推進適兒化改造,以“1米高度”勾畫城市未來。
廣州市越秀區結合老舊小區微改造工作開展適兒化建設,建設了一批兒童友好通學路徑、兒童友好學校等。例如,珠光街的清水濠小學、白云街的啟智學校所在社區均打造了“最美上學路”。南沙區被稱為廣州的“未來之城”,結合貫徹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南沙正在推進全區公共空間適兒化改造,用綠道連接各類兒童游憩活動綠地,打造兒童游玩綜合公園體系。
在鄉村,不斷拓展的兒童友好空間成為了農村孩子們的“樂土”。韶關仁化縣董塘鎮新龍村利用鄉土資源優勢,打造了適合兒童活動的鄉村公園、法治宣傳公園等空間,開設了鄉村藝術課堂、兒童藝術團、兒童讀書會等活動,打通農村少年兒童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肇慶市建成首個市級大型綜合性兒童公園、市兒童圖書館。云浮市則打造了集旅游、休閑、文化和城市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兒童公共設施、城市公共活動中心“四館兩中心”。
“小主人”參與城市建設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將兒童視角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與建設,是了解、關心、服務少年兒童的需要,也是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關鍵一環。
如今,在廣東,兒童議事會、社區兒童議事員等活動已經深入各地,成為兒童參與社會治理的“亮眼名片”。江門成立了“議口童聲”兒童議事會,通過開展“童心童行創未來”兒童調研、暖心夏令營、斑馬線設計、兒童開放日等系列活動,讓兒童成為城市建設“新力量”。廣州設立了“大灣區小小議事員工作室”,增進灣區兒童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深圳福田在全市率先成立區級兒童議事會,共吸納社區兒童議事員1500多名,收集兒童議事員決議2200多條。佛山自2015年起開展“佛山小當家”系列活動,引導少年兒童樹立主人翁意識,對城市發展建言獻策。中山注重兒童參與體驗和互動交流,為童趣開門,設立“兒童開放日”,提高兒童科學、人文、藝術等綜合素養。
“在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兒童優先,應多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們對城市的需求,讓他們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來。”省婦兒工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分階段、分步驟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通過試點探索、以點帶面、逐步深化,讓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全面保障兒童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及身心健康,讓廣大少年兒童成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班人和未來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