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廣東 > 圖片新聞

我國首個國際暗夜社區“落戶”深圳西涌

時間 : 2023-04-07 10:41:47 來源 : 羊城晚報
【打印】 【字體:

小.jpg

深圳市天文臺上空的銀河拱橋。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2023年3月,深圳西涌完成國際暗夜社區創建,成為我國首個國際暗夜社區。暗夜國際在北京時間4月6日公布了消息。

  保護社區優良夜生態環境

  西涌社區位于深圳市東南端,包括深圳市天文臺、西涌沙灘以及鶴藪、芽山、新屋等8個自然村落。西涌社區擁有深圳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90%,動植物資源豐富。社區距離城市中心直線距離約60公里,周圍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山體對城市光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遮擋效果,擁有很好的夜間生態環境以及美麗的星空。

  為滿足天文愛好者、市民的觀星需求和專業天文觀測需求,打造“大灣區1小時星空銀河圈”,即1小時以內即可到達觀看拍攝銀河星空的地方,保護西涌社區優良的夜生態環境,2021年8月,深圳市氣象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在西涌啟動暗夜社區創建工作。具體工作包含對西涌社區照明改造升級,制定相應的照明管理辦法、暗夜社區光環境地方標準,推出西涌天文觀測信號產品服務,組織開展天文觀測、螢火蟲觀察等暗夜科普活動以及打造天文文旅市場等,得到市民、西涌居民、投資經營者和各界力量的廣泛支持。

  成為大灣區天文觀星勝地

  改造后的西涌社區暗夜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提升,晴天環境下的天光背景和極限星等得到了改善,螢火蟲種群數量顯著增多,西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有名的天文觀星勝地。

  同時,西涌旅游資源由原有的海灘擴展到山海、天文、暗夜螢火蟲等全方位自然生態資源,旅游服務由原來的季節性旺季變成全年旺季,為當地的民宿、餐飲、交通、就業等帶來直接性的推動促進,每年到訪西涌參與天文觀測、天文科普、天文研學以及天文星空露營等活動的市民顯著增多。

  西涌暗夜社區的工作也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廣州大學、中國天文學會、廣東天文學會等單位和組織的支持。據悉,深圳將持續推進大鵬星空公園建設,整改優化西涌、東涌的照明,推動海上光污染源的治理,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加強深圳市天文臺和暗夜社區的軟硬實力,推進相關主題夜游活動,最終建立符合中國城市、文化、科技、生態、人文等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方法體系,建立國際暗夜社區示范的深圳模式。

97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