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公園開放草坪上設置的提示牌。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閑暇時間,一家老小帶著帳篷、餐墊、美食,到公園享受陽光與綠色,已漸漸成了廣州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態、怡人的環境,讓公共綠地不僅成為人們親近自然、運動健身的不二之選,也成為科普宣教和自然教育的重要載體。專家建議,應用好用活公園綠地,讓更多民眾共享綠色空間,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挖掘本地區城市剩余空間潛能,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動,讓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走進千家萬戶。
市民樂享綠色空間
工作日的下午,黃埔區創新公園少了許周末的喧囂。走進公園,一位市民正在演奏薩克斯,悅耳的音樂夾雜著老人的歌聲和孩子們的笑聲從不遠處傳來。最吸引人的,還是足球場旁一塊塊柔軟翠綠的草坪。
“周末很多人來草坪上野餐,還有專門的區域搭帳篷,一家人在這消磨一下午,吃吃喝喝非常愜意?!弊诓萜荷系墓壬榻B,他自己住在附近的小區,而他在公園內的活動主要以遛彎和運動為主?!半m然我自己不常常到草坪上,但小孩非常喜歡,今天我就是跟著他到草坪上坐一坐的?!惫壬钢贿h處在草坪上奔跑的兒子說道。郭先生介紹,升級改造后的創新公園變化很大?!坝绕涫嵌嗔诉@些草坪,老少皆宜?!?/p>
柯小姐從家里步行到公園需要半個多小時時間:“坐公交車就2站,但我還是多選擇走路過來,到公園里放松放松,在草坪上坐坐。公園里滿目綠色,心情也很舒暢。”
草坪附近立著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草坪的開放時間并標注了開放草坪的范圍。一位保安介紹,草坪專門劃分出搭帳篷的區域,其余區域則不能搭帳篷,他還特意提醒,禁止使用吊床以及在公園內燒水燒烤。
加大公園綠地草坪開放共享力度
據悉,廣州市圍繞創新服務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提升市民游客游覽體驗等,積極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開放綠地草坪及林下空間的公園增加到30個。廣州轉變管理理念,從“為了綠化管群眾”轉變為“為了群眾管綠化”,體現城市治理溫度,同時,完善管理體系,印發《廣州市城市公園開放草坪的管理指引》(第二版),科學規劃草坪開放區域和開放時間,采取草坪輪換制、游客預約制的管理機制,為游客打造更加安全有序的游園環境。此外,廣州還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結合各個公園不同定位和服務對象,分區域分功能設置草坪活動主題,精心策劃草地音樂會、潮玩集市、花藝展、科普展、燈光秀、休閑游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科普和休閑活動;建立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公園多元服務功能和公園活力值。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民對城市公園的生態景觀及休閑娛樂有了更多的期待。據悉,面對公眾親近自然的要求,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持續加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加大公園綠地草坪開放共享力度,截至2023年8月中旬,共開放綠地草坪及林下空間112個,服務市民群眾達450萬人次,讓公眾享受更多的生態福利,進一步滿足了市民游客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愿望。
公共綠地滿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白云山麓湖公園聚芳園草坪作為廣州市首批24個城市公園開放草坪之一,深受廣大市民游客的喜愛?!稄V州公園帳篷營地熱力指數榜》數據顯示,聚芳園草坪在“市民游客經常去的草坪”統計中排名第一。麓湖公園黨支部書記李小威介紹說,為了讓市民群眾充分享受廣州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公園千方百計在基礎設施、草坪管養、預約限流等方面進行升級優化。同時,公園引進廣州圖書館流動圖書車,將文化和大自然巧妙融合,實現綠地共享和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化。
廣州珠江公園是藏在廣州CBD里的綠野森林。2021年秋,該公園率先劃定草坪帳篷區供市民體驗,游客滿意度高達97.6%。該公園踐行“公園+”模式,舉辦了草地音樂會、紅色電影巡禮等形式各異的活動。據公園主任封莉介紹,珠江公園自2021年4月開放草坪以來,累計接待游客約18萬人次,搭建帳篷8000余個、野餐墊13000余張。
林園部門介紹,草坪從“禁止入內”到“沉浸體驗”,公共綠地的開放共享,體現了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強化的生態文明觀念,讓人們形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圍,也提升了大家的獲得感。